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活动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厌学产生退避行为除因学校教育要求过高过严、压力过大、学习生活单调、教学方法呆板、内容枯燥不生动多样,难以适应学生特点和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影响外,由于长期学习失败形成的习得性无力感是重要原因,失去信心、兴趣,进而消极逃避、自暴自弃。发展严重会产生逃学行为。厌学症与一般的厌学情绪不同,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毫无兴趣,视学习为负担,把学习作为一件痛苦的事情,不能从事正常的学习活动,经常逃学或旷课,严重的会导致辍学。
方法/步骤
2
有些家长在应用这些方法时对于度的把握不到位;还有夫妻两人的教育理念严重不一致,都会使孩子在认知层面产生混乱;
3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情感交流不到位,只是在用一些所谓的教育方法对付孩子,孩子在心里不能接受;
4
有些家长把自己的关注点完全专注在事业上或其它方面,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要,很少陪伴孩子,甚至对孩子很不耐烦,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
5
有些家长之间感情不和或单亲家庭,家长自顾不暇,无法顾及孩子的需要,这样的孩子会产生自我评价低的现象。这样的孩子要么很自卑,要么会和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在一起学会喝酒、抽烟、打群架,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自我,他们会走向两个极端;
6
有些家长自己的认知偏差比较大,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认知层面的建立,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形成人格障碍,人际交往能力比较低,很难适应一个群体和社会大环境。
7
家长们要懂得孩子厌学的真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学习知识本身是符合人性需求的一种愿望,是满足个体求知欲的自然过程。这种单纯满足个体需求的过程是很难遭到反感和对抗的。学生真正厌倦的是与学习相关的各种因素,如:规定的学习进度和难度要求,作业和考试要求,升学压力,学校和家庭人际关系的压力等。
上一篇:吃瘦下半身:1日饮食减肥安排
下一篇:儿童学习语言的心理优势及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