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一 分红险绝不赔钱 分红保单是保本商品,能保证你永远不赔钱! 破解:没错,分红保单因为有预定利率的最低保证,且它的宣告利率下限规定不得为负值,目前市场上的分红险预定利率通常设计为1.5%~2.5%,所以这类商品在某种程度上可算是稳健的100%保本的商品。 但是,和很多理财产品一样,分红险的保本当然也有其先决条件,那就是持有该保单一定年限。如果提早解约,特别是在保单生效后三五年内就提前退保,那很可能就会亏本,特别是在投保后两三年内就解约,亏损额度还不小呢! 销售一份保险,也会有很多的费用产生,比如营销费用、管理费用和其他财务费用等,这些费用通常都会在一份保单投保后的前三年或前五年来提取,通过收取的保险费用来进行支付。若投保者在前几年就解约,保单价值准备金扣除相关各类费用后的金额,通常就会小于所缴保费,也就是平常说的“现金价值”(退领回的钱)会小于已缴保费,投保客户就会有本金上的损失。 为此,打算购买分红险时,最好能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如果是短时间内就要动用的资金,恐怕就不适宜用来购买这类商品。
陷阱二分红保单一定抗通胀 由于每年都会有一定的分红,加上内含一定水平的预定利率,因此分红险可以达到打败通货膨胀率的效果! 破解:分红险能抵御通货膨胀,这是大家经常能听到的一种说法。但果真如此吗?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分红保单都有对抗通胀的效力,关键还在于分红率,看它能否超越CPI。 分红保单通过分红机制,可以加强抗通胀的效果,但是正如前面提到的一样,消费者必须清楚了解分红是不确定的。
陷阱三夸大分红保单投资报酬率 分红保单预定利率2.5%,如果按照中等分红水平3%~4%计算,长期年均收益率就可以高达6%左右呢,这么好的商品到哪儿找! 破解:把预定利率加上分红利率视为分红保单的投资报酬率,这是不对的! 保险消费者必须明白,分红险的预定利率的确是固定的,但每年的分红率却是浮动的,而且是没有保证的! 根据相关法规规定,分红险的分红部分是不保证给付的,况且分红保单的盈余当中只有70%可分给保户,某一年的分红率可能很高,但也可能为0,甚至为负数(当然,在实际操作当中往往会将各年度的分红作平滑处理,不大可能出现复数)。 因此,将分红保单的预定利率和分红率相加成为该保单的年投资报酬率,绝对是“障眼法”!
按需投保。 分红险涵盖的范围较广,主要有养老、教育、身故保障等,投保人要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相应的产品。分红险产品可以再附加各种健康险、意外险或者定期寿险等产品的搭配,能很好地满足医疗和保障需求。
不要对投资收益期望过高。 很多消费者在投保分红险时都错误地抱有比银行存款高得多的预期,往往一听说有很高的回报,就匆匆投保。这显然是不理性的投保行为,更是一种危险的投保行为。
以往收益仅作参考。 分红险的收益随投资收益波动具有不确定性,今年的业绩好并不代表明年也会有同样的收益。由于分红险的收益率并不能提前固定和量化,产品的演示利率仅仅是作为参考,因此投保人需对多进行了解,的运行情况、行业评价、以往分红水平、投资经营风格、代理人的专业程度、公司服务水平等。
进行合理的投资组合。 不要将所有的资金都投入到一个保险品种上。投保应根据家庭成员的需求,选择保险产品,而不能照抄照搬别人的投保选择。另外,投保比例占整个家庭收支结余的10%至30%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