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失运。这是便秘最为常见的病机,脾主升清降浊,主大腹,胃、大小肠者皆属于脾。脾气的散精作用将水谷精微升达布散于肺,在肺的宣发肃降作用下布散于全身,转化为血液精津。脾肺两脏的升发之气与胃大小肠通降之气相互配合,阴升阳降而实现水谷精微的散布,糟粕的通降传导。若脾虚失于运化,则升降出入之职不调,表现为便秘伴有脾虚的症候,大便多先干后软,大便不畅,排便无力,多天不大便也几乎无所苦。此型较为常见,多由饮食失宜,久坐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引起。脾主四肢,该类患者可加强四肢运动,微动四极而使脾气散布有度,升降有序。药物如党参、白术的健脾生津以通便
胃中实热。胃、大小肠皆属土脏,大肠虽主司推陈出新、传导糟粕,但其气由胃气的通降作用所主。胃大小肠实为一体,足阳明胃经走于人体正侧贯通上下内外,是人体大气所主,胃气以降为顺,以降为补。若其通降作用失调,内蕴化热则出现胃经实热证。表现为大便秘结,肛门干燥灼热,口臭口干舌红脉数等。此型一般较少见,除非伴有其他疾病而见胃中实热者。治疗需清热燥湿,和胃通便,如大黄黄连之类。
肾虚便秘。肾司二便,前后二阴皆由肾所主,肾为胃之关,生理条件下肾精的滋养是大肠保持精津润泽的基础,肾气的温通作用是保持精津布散的动力,故辛能润燥,肾精阴阳元气在下焦的正常气化保证了二便的正常。若肾精不足,阴阳气化失常,大肠精津失布而干涩不畅,此便秘属肾虚者。这种类型的患者也是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便秘伴有精神不佳,腰酸腿弱,不耐劳力。治疗则以辨别阴阳偏盛偏衰的不同而温阳滋阴,润肠通便。熟地黄、附子、肉苁蓉、火麻仁均属此类。
肺气郁闭。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主宣发速降属脏为阴,大肠主排泄糟粕属腑为阳,阴升阳降此生理之常。若外邪束表,肺气失于宣通,导致腑气不得通降,便会出现大便干结的一时性便秘。常伴有头疼、恶寒、鼻塞、恶心、不欲食等表现。该类型见于感冒后,以醍醐揭盖之法宣肺通腑,如杏仁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