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537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如何学脉诊

脉诊属于诊断学范畴,是一种感觉,实践意义很强。本文立足脉诊,浅谈六点如何学脉诊的心得体会,都是经验之谈,平实之言,但愿能让大家耳目一新,启发、指导需要的朋友,更好的学习脉诊。
方法/步骤
1

脉诊是患者气血的反应,医者的意识,医者与患者接触产生的感觉,多切脉是学习脉诊的前提,实践意义很强。一定程度上讲,没有切脉,不建立切脉自我意识,看再多书也是空谈,没有实际意义。

2

脉学范围大,寸关尺是基本部位,表里观念是学习脉诊的基础。表里这个观念,受表达形式影响,一般都认为就是通常所说的表里,其实还有上下的意思。比如左手“寸”的地方,一般都说心脉,其实也代表胸,具有上焦的意思。

3

气虚周流不息,迎而不见其首,追而不见其尾,虚实观念是学习脉诊的基本意识。所谓的虚实,就是说在总量不变的前提性,发生了分配不均、不调和的问题。比如说寸脉弦、迟脉涩,实质就是肠系膜静脉回头难,一般伴随腹痛。

4

生命在于运动,四肢运动带动了肌肉筋骨蠕动生热,寒热观念是学习脉诊的基本素质。热胀冷缩,热则松弛,脉缓:寒则缩,脉紧,就是脉诊的基本原理,也是切脉的常识,比如,伤寒脉浮紧。

5

热爱读书,善于实践,脉症合观念是学习脉诊的起码意识。症状是一种现象,症状也是一种现象,两种症状均有一种作用力促成,就是脉诊合。比如,热而汗不出;脉浮紧,也就是脉诊合的问题。

注意事项

每一篇作品,都是一份心意,您觉得实用,点个赞;觉得不好,做个评论加一指导,谢谢!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