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时,要对孩子明确的说明原因,他错在哪里?孩子犯了错,我们会认为他是知道错在哪里的,但是事实上,他们能感受到的是家长脸上表情的变化,认为自己是做了让家长不高兴的事情,却并不知道自己究竟是错在哪里、应该如何改正。所以,当孩子做了错事,父母需要明确说出原因、明确给出答案,而惩罚措施,可以是让孩子按照正确的、合理的方式去做一遍,并且在不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况下,让孩子自己尽量去承担过错的后果,以防止瑕疵犯同样的错误。
很多时候孩子会较真,为什么家里其他人做了同样的事情没有受到惩罚,而我却要面壁思过?他们会怀疑父母是不是不喜欢自己,是否有偏见,三番两次接受这样“不公平”事件后,孩子有可能变得叛逆,挑战所有人的心理底线,以此来确定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位置。所以家庭中一旦确定了某一项规则,就需要全家人都遵守。如果有人触犯了原则,要一视同仁,不能区别对待。如果有必要惩罚措施可以由大家商议,同时记得也给孩子参与权。让他也感觉到他的重要性。
很多家暴发生时,家长都是带着极强的愤怒情绪,这个时候的体罚完全变成了变相的发泄情绪,这样的行为只能拉大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对孩子的成长起不到任何正面作用。所以如果当孩子犯了大错时,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先冷静下来,然后告诉孩子错在哪里,并向孩子表明自己的内心感受,自己是依然爱他。之后再让孩子承担责任、认识错误,相信孩子以后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
每个孩子小的时候都会犯一些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错误,这其实很正常,孩子们正是在犯错误的道路上摸爬滚打中逐步成长的,我们要注重“吃一堑,长一智”,丰富孩子的认知体系,增加他的生存技能,这也是我们惩罚的初衷。如果我们过多地注重惩罚的方法、惩罚的形式,一犯错,就先强调要惩罚,那么,不但不会促进孩子成长,还会让孩子的安全感自信心受挫,他们会害怕惩罚本身,进而采取撒谎等其他方式来逃避,孩子的行为问题也会变得更多。
体罚孩子不仅仅会造成身体伤害。还会造成心理影响。孩子还在成长阶段时,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神经系统十分脆弱,以粗暴的态度对待孩子,会使孩子精神紧张,有损身心健康。再者,父母打孩子时情绪激动,越打越失去理智,下手不知轻重,往往会造成身体伤害。孩子的身体是非常脆弱的,有时在小的时候受到的一些身体伤害,即使到了成年也无法完全康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行为对其影响最大。父母的鼓励和表扬,会使孩子变得自尊和勇敢。父母的贬低和呵斥,常使子女变得自卑和胆小,形成懦弱的性格。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甚至体罚的时候需要一定的方法。孩子需要成长,而成长却是不断试错的过程,当孩子处于迷茫无助时,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明智的做出正确的引导与认知,而不是一味的体罚。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心头肉,每个孩子也都会犯错误,我们需要用小惩大诫的方式,让孩子逐步成长,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让孩子明确社会规则,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能以正确的认知来适应社会。
如果大家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的话记得一定要投票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