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对等也就是翻译理论中的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对等理论是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的一套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扩展资料:形式功能对等理论的特点:如按照英汉两种语言字面上的对等来翻译,原句译为“他靠传染来思维,象感冒一样获得思想”,这样,原文的真正意义就无法清楚地表达。事实上,在汉语中很难找到一个完全与英文对等的句型来表达同样的内涵。于是,译者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即用目的语中相应的词汇直接说明、解释原文的内涵,以使译文读者更易接受译作。根据奈达的翻译理论,文化差异的处理是与从语义到文体将源语再现于目的语紧密相联的。只有当译文从语言形式到文化内涵都再现了源语的风格和精神时,译作才能被称作是优秀的作品。如果形式的改变仍然不足以表达原文的语义和文化,可以采用“重创”这一翻译技巧来解决文化差异,使源语和目的语达到意义上的对等。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参考资料来源:-功能对等理论
上一篇:什么叫熔断机制,是如何运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