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流量在线上,变现在线下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愤怒的小鸟。虽然他们也通过广告,和付费下载获得不少收入。不过他们大部分的收入来自于形象授权,公仔售卖等。他们还打算全球开若干个主题公园。这是以移动互联网做品牌,以线下做实际收入的好例子。实际上由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加速了,因此品牌的制造速度也大大加速。优质的内容和品牌,往往比碎片化的App阅读要更容易得到注意力;因此快速利用线下变现也就顺理成章。 2. 垄断流量型 不是广告主不愿支付,也不是用户不愿付钱购物。更重要的问题是,在碎片化时代,注意力套利(Attention Arbitrage)比PC时代注定差很多。除了微信,微博公认的流量入口外;大部分App都无法长期抓住用户注意力。说简单点,你随便问一个App开发商。装机100万,有多少用户一个月以后每天还能打开?这个数据可能低到你难以想象的地步。垄断流量型的意思就是,你在某一个细分领域把该领域的流量垄断了(或占据了很大的量)。这样用户注意力无论怎么跳来跳去,他只是在你的五指山下翻来翻去。垄断流量型比较适合细分媒体型App。3. 直接变现型 直接变现型最典型的就是游戏和电子商务。比如二战风云等手机游戏,ARPU值足够高,甚至不比PC网游低。在这样情况下,我当然理所当然可以砸钱买流量,只要帐算的过来就是。更重要的是,直接变现型往往也会借鉴垄断流量型的思路,别赚了钱就小富则安了,而是尽可能的砸广告在品牌上,让用户内心认定该类型游戏就只有这个最靠谱,玩的人最多,最好玩。一旦形成流量垄断,后面赚钱自然就很容易。
下一篇:成语简笔画——五谷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