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517今日阅读:26今日分享:39

历史常识汇总之中国近代重要战争(北伐到长征)

今天继续为大家梳理历史常识中的中国近代重要战争的考点,从1926年7月的北伐战争开始至1936年10月长征结束,希望对大家备考公基和行测有所帮助。
工具/原料
1

《公共基础知识》

2

《行政能力测试》

方法/步骤
1

北伐战争爆发于1926年7月,战争的背景是国共合作。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的统治,统一中国。主要成果: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28年张学良易帜标志着从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革命任务尚未完成,双半社会性质未改变。(北伐战争中的历史事件有“4·12”反革命政变,“宁可枉杀千人,不可漏网一人”)。

2

南昌起义的时间是1927年8月1日,主要领导人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等。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3

秋收起义的时间为1927年9月,领导人为毛泽东同志。历史意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排序为:文家市决策——三湾改编(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把党支部建在连队上)——1928年颁布井冈山土地法(我党颁布的第一步土地法)。

4

中原大战的时间为1930年5月至11月,是蒋介石同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再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发生的一场新军阀混战,后张学良加入蒋介石一方,帮助蒋介石取得最后的胜利。历史地位: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军阀混战。

长征的相关考点
1

长征的时间: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性质:被迫进行的伟大的战略转移。

2

长征的结束: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3

长征的历史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我党我军转危为安。

4

长征路线图:从瑞金出发——血战湘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与张国焘懋功会师——过草地——激战腊子口——甘肃会宁会师——延安。

注意事项

注意记忆长征时期的路线图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