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物情结”在一两岁的孩子当中是比较普遍的,这时候,家长要特别注意,不要让孩子暂时的恋物习惯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
要知道,长期有恋物习惯的孩子,很难得到同伴的认可,也许会受到同龄小伙伴们的鄙视和遗弃,这样,孩子就无法从伙伴那里得到被肯定、被重视的满足感,只好到自己心爱的玩具(或别的什么东西)那里去寻求内心的安定,以弥补精神上的空虚,而他越是这样,就越难以得到伙伴们的认可,周而复始,就形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孩子会变得内向而敏感,不利于正常的心理机制的建立。
出现这个情况的时候,家长有审视自己是不是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导致他只能和玩具说话,和玩具睡觉,如果确实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太少,那么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陪陪孩子,尽可能地多让孩子呆在大人的身边,特别是在孩子入睡之前,要尽量在床边陪伴孩子,或是讲故事给他听,或是一起做个小游戏。还有家长要鼓励孩子和同龄小朋友玩在一起,以丰富孩子的生活,这样可以逐渐减少孩子对慰藉物的依赖和要求。
小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恋物情结”呢?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们把玩具人物化了,即把玩具当作了有生命的物体,他们和玩具长期相处,已经倾注了感情,玩具已经成为他形影不离的“小伙伴”了,虽然它不能完全代替对父母的依恋,但可以使他们得到一定的安全感,还有,这些“小伙伴”十分听话,可以被他们随意控制,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玩具,而必须把它看作是宝宝的小伙伴,对于孩子这种执著的追求,大人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并且让孩子脱离这种情节。鼓励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多参加群体活动,或者父母多抽出时间来陪小孩。
孩子的睡眠质量很重要,睡眠时间充足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非常关键,因为在睡眠中,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比平时多3倍。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他特定的睡眠需求量,为了孩子夜间睡眠时间充足,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求,父母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不宜让孩子带着玩具入睡。不乐于孩子的身和心的发展,毛绒玩具容易弄脏,睡觉时置于孩子身边极不卫生;金属玩具因其棱角坚,放在孩子身边不安全。夜里管理灯孩子还要玩玩具,对孩子的视力有影响,也会影响孩子的睡眼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