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阐述:现如今,我国的垃圾处理耗时久,垃圾回收处理成果过高,许多垃圾采用填满式的方式污染了大量的土地,不利于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一些垃圾填满地污染了附近的水源,给人类带来了疾病。未被分类回收的垃圾,存在大量的细菌,发酵之后可能会产生病毒,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一些发达国家进行垃圾分类既节约了填满式占用的土地,也能够把60%以上的垃圾变废为宝。为了进一步的落实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政策,还人们健康的生存环境。我国的垃圾分类从上海拉开帷幕。
方法/步骤
1
热点预测:近期,从上海开始试点的垃圾分类已经扩大到44个城市开始垃圾分类工作,对此你怎么看?思路解析表态(适当结合背景)近年来垃圾困扰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大难题,所有垃圾混在一起为后续的垃圾处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垃圾处理的成本也随之提高。垃圾可回收利用率也大幅度下降,不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对于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我认为是完全有必要的,并且为之点赞。
2
积极意义(1)有利于提升国民素质素养,带动整个社会形成垃圾分类的意识,将垃圾分类处理完善化,精细化。(2)有利于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之前的垃圾不分类的时候,都混在一起,细菌多,发酵快,异味大,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出行。不利于社区,街道的环境建设。(3)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良好体现,我国一直在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因为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该合理利用资源。
3
面临问题(1)垃圾分类责任重大,是否是像限塑令一样,仅仅是实行一段时间就结束了,走形式主义,跟风主义,不能切实解决现有我国垃圾分类的问题。(2)居民为了省事在半夜无人监管的时候进行垃圾投放,导致分类工作进展难。惩罚力度不够,导致居民对于垃圾分类肆意妄为。(3)在回收车进行回收的时候能否按照标识去进行回收,以往分类中确实在前期进行了分了,但是回收车进行统一合装的方式,让居民寒了心。
上一篇:usb的哪些事儿
下一篇:2015年高考语文通假字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