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417今日阅读:159今日分享:18

乐曲的身心调养(陡势横桥)

一曲悠扬悦耳的旋律,钻入心底,即刻转为润泽脏腑的甘露;若曲不对心,则成为不合时宜的嘈杂,甚至是噪音。这就是音乐对人最基本的影响。如果利用得当,音律就有可能成为你悠闲生活的补充和依赖,成为你调剂、滋养身心的补品和食粮,从而实现乐曲调养的初衷和目的。与此同时,也提高你的生活品位和雅趣。    中医认为“天有五音,人有五脏”。五声就是中国古时划分的五个音阶,相当于现行简谱上的“1、2、3、5、6”。《黄帝内经》把五个音阶(宫、商、角、徵、羽)与人的五脏(脾、肺、肝、心、肾),用五行学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详细地提出:“脾属土,在音为宫;肺属金,在音为商;肝属木,在音为角;心属火,在音为徵;肾属水,在音为羽。”从此,音律调养身心就传承、发扬了数千年……
方法/步骤
1

脾,喜欢宫调式乐曲    宫调式乐曲的风格,悠扬沉静,宽厚庄重,如“土”般淳厚踏实,可入脾。代表作有《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月儿高》、《月光奏响曲》等,有双脚落地的平衡感觉。    建议:在进餐期间,或餐后一小时内欣赏。可促进脾胃消化、改善运化作用。久之,使脾脏更好地输布水谷精微,濡养其他脏腑,从而迟缓代谢疾病。

2

肺,喜欢商调式乐曲    商调式乐曲的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代表作有《阳春白雪》、《第三交响曲》、《悲怆》等。     建议:下午3~7点期间,肺气旺盛之时,随曲之旋律,一呼一吸,抑扬顿挫,以利于肺脏从里到外的疏理。同时,在迭宕起伏中,起到按摩腑脏、气布全身的作用。

3

肝,喜欢角调式乐曲    角调式乐曲的风格,亲切爽朗,犹如回春大地;生机盎然,犹如万物萌生,曲调温润,有“木”之特性,可入肝。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江南好》、《春风得意》等。    建议:晚饭后,入睡前欣赏。可沏上一杯“菊花”,或者“荷叶”,边喝水消食,边品赏曲调。这时阴气将重,即将入眠,需要排遣郁闷,疏肝理气。

4

心,喜欢徵调式乐曲    徵调式乐曲的风格,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有性情欢畅的气氛,是“火”之特性,可入心。代表作有《紫竹调》、《步步高》、《狂欢》等。    建议:中午时分,心经当令。如果没有午睡条件,就听些入心的曲调吧。久之可补益心脏,改善心功能,滋养心脑。

5

肾,喜欢羽调式乐曲    羽调式乐曲的风格,清纯凄切,行云流水,苍凉柔润,如天垂晶幕而具“水”之特性,可入肾。代表作有《梅花三弄》、《塞上曲》、《汉宫秋月》等。按摩的享受      建议:上午,阳气最旺,以肾水舒缓。沏上一杯清茶,听上一段乐曲,缓和、制约急躁的情绪,在浮躁的当今,会显出一份从容。

注意事项
1

注意音量的控制,一般在40~60dB即可,用于安神养心的可再低些。

2

注意经常更换曲子,曲子反复听腻就起不到调养效果,循环周期最好以星期为单位。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