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一个孩子什么事都没做过,只是学习不可能成为天才从小到大家长什么都替孩子做好,会使孩子在生活上产生依赖性,产生学习被动消极情绪,孩子必须独自承担他生命里的责任。否则孩子成年后,在群体中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根本没能力把事情做好
忽略孩子的存在如果家长在孩子生命早期不听孩子说话,不理睬孩子,忽略孩子的存在,孩子会认为这是正常行为,是人与人之间正常关系状态,这样孩子无法树立自尊心和孩子最亲近的人平时没有关注地听孩子讲话,没有尽可能实时满足他的愿望,无意间造成了孩子自尊心的伤害
父母行为轻浮詹姆斯鲍德温:“孩子们从不擅长听长辈们的话,但是出来不会不模仿他们的行为”家长的行为是孩子活生生的教材,家长如果自己行为上诸多不检点处,平时出言不逊,言语粗俗,习惯于搬弄是非,孩子就会认为人和人之间没有尊重是正常的即使道理讲得再生动,孩子也不会学会尊重
破坏性批评孩子——是对孩子自尊心无情地剥夺当孩子做错了事,家长希望通过批评来使孩子改掉缺点,我们把他批评孩子的行为看作一个作用力。当这个作用力打在孩子的行为上,即你的批评针对是他的行为,孩子会朝你希望的方向发展的。反之,这个作用力打在孩子的人格价值上,即你攻击的是孩子作为人的价值,将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尊严和价值,逐渐丧失自尊和价值。
“人前教子”当面或在外人面前批评他的缺点,让他没有反驳的机会,殊不知,当众批评只能让孩子暂时摄于压力,不敢抵抗,更重要是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拿别人的孩子比较——拿别人的孩子的优点同自己孩子的缺点来比这种不适当的比较,对攻击性较强的孩子可能激起逆反的行为,对于攻击性较弱的孩子,则会留下一个阴影,让孩子觉得在人前提不起头
强迫孩子做他不愿做的事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强迫孩子做不愿做的事,等于漠视孩子尊严,这是家庭教育上家长必须时刻留心注意的“高压线”
惩罚孩子的方式不当打骂孩子是对孩子自尊心的最直接伤害你可以用体罚和责骂的强力来改变孩子的行为,但并不能改变孩子的想法,孩子的行为一定有他自己的理由,如果家长不去理解孩子行为的根源,只是根据自己的看法简单加以判断,孩子不过摄于你的强大压力,心中并不信服
有条件的爱一个人有条件地付出爱,等于把自己的情感折价处理,最直接的恶果是,将导致孩子终生不可能学会认真去爱别人和被别人爱有太多的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表达对孩子无条件的爱,而是把对孩子的爱跟行为连在一起
如果觉得喜欢的话,请帮忙投票和评论。
在右上角的位置可以点击头像找到我其它的经验分享。
可以右边分享给朋友。
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