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S
一道例题中,题目已知条件会给出来的是生产某种产品,安全库存量,当前库存量,提前期是几周(天),以及订货批量和批量增量,还有很重要的就是需求时界和计划时界。这些已知条件都要充分利用起来。
我们先来看当前库存量(当前可用量),有时候题目中的表格里会在预计库存一行中把这一项填入当前,如果题目中没有写入这个条件,自己一定要把当前库存量加入当前预计库存量中。
然后我们来区分需求时界和计划时界并确定毛需求。如需求时界给的数是3,就在表格中时界3后面画一条界限,计划时界也是这样。毛需求的确定是在需求时界之前,毛需求取合同量(客户订单量),需求时界到计划时界之间,毛需求取预测量和合同量两者的最大值,在计划时界之后,毛需求取预测量。
确定好毛需求后,相应的把它填入毛需求一行。下一行的计算是计划接收量,这个数值在第一个时区可能是已知量,题目中可能会给。其它的时区是未知量,我们可以不用管。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每一个时区的计划接收量和计划产出量的数值相等,计划产出量是几,计划接收量就是几。但是计划接收量这一行也可以不填,自己心里清楚即可。
接下来是预计库存量(预计可用量PAB)的计算。记住公式:预计可用库存量=上一个时区的预计可用量+主生产计划量-毛需求。这里的主生产计划量可以等同于计划产出量,数值一样,如果表格中只有计划产出量,就把它当做主生产计划量。每个时区的预计可用库存量只要按照这个公式求的的结果≥安全库存,就可以在表中填入。
如果预计库存量的结果小于安全库存,或者出现负值了,就说明我们生产产品缺货,也就是当前不够了,则产生了净需求。假如安全库存为5,第2时区算得预计库存量为1,说明我们缺少4件,则净需求为4。若算得预计库存量为-2,说明我们缺少7件,净需求为7。所以净需求这一行也是可以确定的。
当某个时区产生净需求时,相应的这个时区就要进货,即计划产出量。计划产出量按照批量进货,如果批量为20,则净需求≤20,计划产出量就填20,如果净需求>20,则计划产出量为40,就是按倍进货。计划投入量是把计划产出量的数值按照提前期提前时区即可。比如提前期两周,5时区的计划产出量是20,则第5时区的计划投入量是在第3时区,数值也是20。
最后就是ATP的计算,即可承诺量。也是运用公式,首先主生产计划为0的时区,ATP=0。第一个时区的ATP=可用库存量+第一个时区主生产计划量-下个主生产计划量出现之前所有时区到第一个时区的所有客户订单量。除了第一个时区外,其它的时区的ATP=当前时区的主生产计划量-下个主生产计划量出现之前所有时区到当前时区的客户订单量之和。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题目中如果给了毛需求或者其他已知量直接使用继续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