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不是提前看看书而已。它是有目的、有任务、有目标、有步骤、有方法技巧,对新课进行独立自学的过程。它的目标任务、它的方法技巧、它的学习特点决定了它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和技能,掌握了它,你就能取长补短,赶超先进,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且,还会终身受益。因此,搞好预习,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提高认识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预习与不预习无所谓,反正老师上课都要讲的,认真听就行了。何必多此一举?这种认识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我们要充分认识预习对我们的好处。第一、预习有利于扫清听课中的障碍。课堂教学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学习新知要用到原有的旧知识,二是教师要面对全班学生讲课,只能按照一种速度教学,学生听课需要的原有知识一旦忘记,就会对学习新知识造成障碍,而这种障碍在课堂上来不及扫除,通过预习,不仅可以扫除这些障碍,而且,由于明确了新知识与旧原有知识的联系,也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第二、预习有助于提高听课效果。预习时,总会有一些不懂的东西,渴望能在上课时得到解决。这样,听课时必然目的明确,态度积极,注意力集中,记忆效果好。而且,当老师讲解到学生通过预习已初步理解的内容时 ,就可把老师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相比较,了解老师是怎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老师的思路比自己'的思路高明在何处?这样取长补短,不仅可以使知识掌握得更加具体扎实,思维能力得以提高,而且可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第三、预习有助于提高课堂笔记的水平。通过预习,对课本上的内容已有初步的了解,这时,对老师讲课的内容和板书的内容该不该记,该记哪些内容就心中有数了。这时,就可以只记些重点、难点、技巧、方法,以及书本上没有的重要内容,以及自己不清楚的内容和老师反复强调的内容,也可以留空以待课后补充。这样,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思考问题上。第四、预习有助于提高自学能力。预习是学生独立阅读、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经过这样长期地锻练,就会加快阅读速度,提高分析、综合、比较、归类、抽象、概括等思维操作能力。这种自学能力可以学生终身受益。预习的好处这么多,何乐而不为呢?二 预习的时间安排预习的时间要选在当天功课完成之后的空余时间。要根据空余时间的多少来安排预习内容。如果空余时间多,可多预习几科,预习的深度也可以大一些。反之,就少预习一些。要把预习的时间多安排在难度大的重要学科上。三 预习的目标任务预习的目标任务主要有:(一)初步理解新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二)复习、巩固和补充旧知识,(三)找出新教材中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四)尝试着做一些习题。(五)适当做预习笔记。四 不同的学科 不同的预习方法“看菜吃饭,量体裁衣”。预习不能搞千篇一律。要根据不同的学科选择不同的预习方法。要善于抓重点难点的预习。如语文课,首先要排除生字、生词的障碍,再分出层次,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风格和艺术方法等。数学课要把重点放在概念、原理的理解,公式的应用上。五 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粗读一遍之后,就应该发现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带着这几个问题去详细地阅读课文,分析研究课文,一个个逐步解决。这时,阅读的速度可以适当放慢一点,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停下来,翻翻以前学过的内容,或者查阅工具书、参考资料,依靠自己的努力攻克难关、解决问题。把能读懂的读懂,能解决的都解决了。读不懂的、解决不了的,不要耽误时间,记下来,留在上课时解决。六 记好预习笔记预习笔记有两种,一种是做在教材中的,一种是记在笔记本上的。做在教材中的,要边读边进行。包括圈、点、勾、画、批、注、评。圈点勾画应是教材的段落层次、要点难点、生僻的字词等等。眉批可在教材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写上自己没弄懂的问题,等等。在笔记本上预习笔记,既可边读边记,也可以在阅读教材后,整理一下再记上。主要摘抄要点难点,心得体会等等。七 预习的主要方法(一)“读”。先粗读一遍,以领会教材的大意。然后再细读,边读边思,对读不懂的、思不透,要提出疑问。(二)“划”。划层次,划重点。如果读过之后,划不出层次和重点,那就是没有读进去。重点和层次划错了不要紧,听课时一对照就明白了,以后就有经验了。(三)“批”。将自己的认识、看法和体会写在书旁。这些看法和体会对不对,j要在听课中进行验证。(四)“思”。就是开动脑筋,运用原有知识对新课进行分析、归类、判断、推理、综合、比较等思维活动,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然后思考这些问题:下节课老师要讲什么?自己对新课有哪些不懂?与新课有关的知识是什么?自己是否掌握?自己还有什么不懂的和拿不准的?(五)“写”。把自己不懂的简单地写出来。把自己认为的重点和难点写在笔记中,把自己对新课的认识、理解和感受写在笔记中。(六)“做”。如果时间允许可做几道练习题,以检验预习效果。八 预习要注意的问题(一)预习不必全面铺开。由于预习须要一定的时间,为保证预习质量,可对基础学科和重点学科进行预习。而这些基础学科、重点学科中,有些比较浅显的课程也不必预习,可让位于那些深而难的课程。对个人的优势学科可不预习或少预习,对于自己的劣势学科则必须预习。(二)预习必须因时制宜。要根据个人可利用的时间来安排预习。时间多时,预习的内容可多些、钻研得深一些;反之,就预习得少一些、浅一些。预习中有疑难问题是正常的,不必想在预习把一切问题都解决掉。
上一篇:史上最坑爹的游戏7攻略
下一篇:如何辅导孩子预习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