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44今日阅读:103今日分享:49

古今十二时辰对应

古人将每天分为十二个阶段,也就是所谓的十二时辰,那与现金的24小时又是如何对应的呢~
方法/步骤
1

【子时】23:00-1:00,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2

【丑时】1:00-3:00,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3

【寅时】3:00-5:00,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天刚亮的时间称“平旦”,也就是黎明之时,用地支表示为寅时,即每天清晨的3~5时。

4

【卯时】5:00-7:00,又称日出,最初见于“日出有曜,羔裘如濡。”“日出”是指太阳升出地平线之时。用地支命名为卯时。

5

【辰时】7:00-9:00,食时就是古代汉族人民“朝食”--吃早饭之时。以地支命名为辰时。

6

【巳时】9:00-11:00,隅中、临近中午的时候,用地支表示为巳时。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训》“日出于旸谷,……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

7

【午时】11:00-13:00,太阳运行到中天,是正午的时辰,又称作日中。

8

【未时】13:00-15:00,又称日昳,“昳”在《说文》释为“日昃也。”“昃,日在西方时,侧也。

9

【申时】15:00-17:00,又称晡时,古代汉族人民进餐习惯中,吃第二顿饭是在晡时。

10

【酉时】17:00-19:00,日入,顾名思义,为太阳落山,这是夕阳西下的时候。

11

【戌时】19:00-21:00,黄昏,太阳落去,天色欲黑而未黑之时。

12

【亥时】21:00-23:00,人定,十二时辰的最末一个时辰,“人定”的意思是夜深之后,人们不再活动、安歇睡眠的时候。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