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1:凭气味判断是否有污染 很多用户都会用自己的嗅觉来判定室内的空气是否存在污染,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有害气体是分为有气味和无气味的,如苯类有芳香或刺鼻味,是无色无味的,如氡。即便是有味的,只有在污染比较严重情况下,浓度大于我们的嗅觉阈值时,才可闻到明显的异味。另外,各种物质混合在一起时的混合气味是很难辨别的。因此,我们凭气味来判断是否有污染是不可靠的,刚装修好的房子最好请专业的空气质量人员对室内空气进行检测。
误区2:装修时用合格的材料就没污染了 消费者过分信赖合格材料其实也是不可取的,合格产品是指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未超标,不意味着没有。所以,如果我们在一间房内大量使用同一种材料,由于累加效应,也可能导致家里的空气质量不符合要求,甚至严重超标。
误区3:用空气清新剂把异味掩盖住即可 相信使用这招来对付空气中异味的人不在少数,我想说这真有点掩耳盗铃了。空气清新剂只能掩盖污染物的异味,其本身并不具备氧化中和有害物质的作用。同时,劣质的空气清新剂本身就是污染源,会加重室内污染的程度。如何使用含氨、含氯的氧化物对有害污染物进行治理甚至可能产生反作用。经常熏醋(白醋里加20%的水熏半小时最好)进行处理。
误区4:盆栽植物可彻底净化室内空气 绿色植物一般都具有一定净化空气、杀菌吸尘、清除有毒物质的功效。但植物作用的特点是速度慢、时间长、吸收作用非常有限,我们不可过分依赖。当然,室内种植绿色植物,比如绿萝、虎尾兰、吊兰、芦荟等,能够辅助净化室内的空气。而如松柏类的植物,其产生的松油气味对患有老年支气管炎和哮喘的人有一定的刺激。特别是配合室内新风系统使用会得到很理想的净化效果。
误区5:使用活性炭、木炭能大量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活性炭、木炭能吸附空气中有害物质气体,但其吸附作用相当微量,而且空间不宜过大,(我们一般用的比较多的是放置于冰箱中祛除异味)且在吸附饱和的情况下,一旦气温条件发生变化,就有可能产生溢出现象,将有害物质重新释放到室内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