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财”行为一:种类期限不注意在银行参加储蓄存款,不同的储种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存期会获得不同的利息,活期储蓄存款适用于生活待用款项,灵活方便,适应性强;定期储蓄存款适用于生活节余,存款越长,利率越高,计划性较强;零存整取储蓄存款适用于余款存储,积累性较强。因而如果在选择储蓄理财时不注意合理选择储种,就会使利息受损,很多人认为,现在储蓄存款利率虽增长了一些,但毕竟还很低,在存款时存定期储蓄存款和存活期储蓄存款一样,都得不到几个利息,其实这种认识是很片面的,虽说现在储蓄存款利率不算太高,但如果有10000元,在半年以后用,很明显的定期储蓄存款半年的到期息要高于活期储蓄存款半年的利息。
“破财”行为二:密码选择“特殊”数现在,为存款加注密码已成为普通人防范储蓄存款被他人冒领的一种手段,很多人在为存款加密码时却不能很好的选择密码,有的喜欢选用自己记忆最深的生日作为密码,但这样一来就不会有很高的保密性,生日通过身份证、户口簿、履历表等就可以被他人知晓,有的储户喜欢选择一些吉祥数字,如:666、888、999等,如果选择这些数字也不能让密码带来较强的保密性,所以,在选择密码时一定要注重科学性,在选择密码时最好选择与自己有着密切相连,但不容易被他人知晓的数字,爱好写作的可把自己某篇大作的发表日期作为密码,集邮爱好者可以把某种具有重大意义的纪念邮票发行日期作为密码,但是要切记自己家中的电话号码或身份证号码、工作证号码等不要作为预留的密码,总之等等选择密码定要慎重。
“破财”行为三:大额现金一张单通过调查发现,很多人喜欢把到期日相差时间很近的几张定期储蓄存单等到一起到期后,拿到银行进行转存,让自己拥有一张“大”存单,或是拿着大笔的现金,到银行存款时喜欢只开一张存单,虽说这样一来便于保管,但从人们储蓄理财的角度来看,这样做不妥,有时也会让自己无形中损失“利息”。
“破财”行为四:不该取时提前取有很多人在需要有钱急用时,由于手头没钱备用,又不好意思向别人开口,往往喜欢一概而论的把刚存了不久或已经存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定期储蓄存款作提前支取,使定期储蓄存款全部按活期储蓄利率计算了利息,这些人如果在定期储蓄存款提前支取时这么做,在无形中也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利息”损失,现在银行部门都开展了定期存单小额抵押贷款业务,在定期储蓄存款提前支取时就需要多想想,多算算,根据尺度,拿手中的定期存单与贷款巧妙结合,看究竟是该支取,还是该用该存单抵押进行贷款,算好账才会把定期储蓄存款提前支取的利息损失降到最低点。
“破财”行为五:逾期已久不支取我国新的《储蓄管理条例》规定,定期储蓄存款到期不支取,逾期部分全部按当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利率计算利息,但是现在有很多人却不注意定期储蓄存单的到期日,往往存单已经到期很久了才会去银行办理取款手续,殊不知这样一来已经损失了利息,因此提醒每个人存单要常翻翻,常看看,一旦发现定期存单到期就要赶快到银行进行支取,当心损失了利息。
“破财”行为六:存单存折随便放存单(折)是储户在银行存款时,由银行开具的,交储户自己保管,用于支取存款,明确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惟一合法凭证。但现在很多人在存单(折)保管上,不注意方式,在银行储蓄后,不是把存单专夹保管,而是有的放到抽屉里,有的夹在书本里,这样一来,时间长了就不免会忘记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