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让患儿俯卧于床、圆滚或康复治疗师的膝上,并使患儿用前臂或手掌支撑负荷体重。将一侧肩部向对侧髋关节方向推,促通躯干部分的体重向侧方移动。
操作方法:患儿床上俯卧位,康复治疗师跪坐在其侧后方,首先使患儿用手掌支持体重,康复治疗师可用双手掌支持患儿的两肩部或两骨盆,使患儿两下肢外展并分别放于康复治疗师体侧,这样可以促通屈曲与伸展的统合,同时也可促通髋关节的伸展。康复治疗师的另一只手可放于肩胛骨的外缘,向对侧髋关节方向用力,或者一只手放在一侧骨盆外缘,向对侧肩胛方向推,促通躯干部分体重向侧方移动及躯干向侧方的矫正活动。
依照上述同样的方法,可将患儿放于保健球上,随保健球的滚动,患儿身体向前运动,两手则在前方支持体重。END
患儿用上肢肘部或单、双手掌负荷体重及体重移动的模式,也可以在坐位姿势向后方倾斜的姿势上被诱发出来。
体位和操作方法 :患儿取坐位,康复治疗师坐其后方,两手扶持其肘部,抑制肩胛带向前方突出。然后使患儿身体向后倾斜,并使两手伸展,肩关节外旋,前臂旋后状态支撑于床面上。康复治疗师可轻轻向下压迫患儿肩部,强化上肢对体重的负荷。然后用自己的膝部等部位轻轻地顶住患儿腰椎部位,促通脊柱伸展或口头指示患儿向上活动腰腹部位也能使脊柱伸展。并用两手交替向侧方压迫肩关节促通体重向两侧移动。END
治疗目的:促通在这种坐位姿势的双上肢支撑性。
操作方法:患儿取伸腿坐位姿势,康复治疗师坐于患儿身后,首先促使患儿双上肢向前下方伸展,支撑于床面。康复治疗师两手从患儿两肩向其手及躯干的方向有节奏的按压,促通患儿坐位的稳定性。控制的关键点也可放于患儿腰部或骨盆部,康复治疗师从两侧扶持腰部有节奏地向下部推压,在坐位稳定同时,使体重确实负荷于臀部并使患儿感觉到。然后使患儿躯干回旋,促通上肢在侧方的支持能力。尤其适用于不随意运动型患儿。END
促通目的:头的控制、坐位侧方保护伸展反应,用上肢支撑体重。
操作方法:康复治疗师在床上呈伸腿坐位,让患儿侧坐于其膝上,即臀部放于康复治疗师下肢上,两下肢都要放在治疗师-一侧大腿同侧的外侧。首先轻推患儿身体使之失去平衡以确定保护伸展反应的有无。然后康复治疗师从患儿肩部下压,使之体重确实负荷于一侧上肢上,即一侧上肢支撑于治疗师的另一侧下肢上。这时使未支撑体重侧的上肢外旋,牵拉肩部使患儿向康复治疗师方向回旋,并使头部回旋。注意不要使患儿的头部出现过度的伸展。END
治瘫先治脑,脑愈瘫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