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87今日阅读:103今日分享:49

怎样防治小白鼠寄生虫病

小白鼠又称小鼠、洋白鼠,因以白色为多见,所以通常称为小白鼠。属啮齿目、鼠科、小家鼠属,是野生鼷鼠的变种。实际上,小白鼠并非全是白色,还有原色、或称原种色、野生色、黑色、桂皮色、褐色、白斑色等。
体内寄生虫防治
1

小白鼠的体内寄生虫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尤以春、夏两季发病率高。

2

病原:常见病原有两种属线虫,如鼠管状线虫和四翼无刺线虫;一种属绦虫,如短膜壳绦虫;还有一种属囊虫,如尾蚴。

3

鼠管状线虫,主要寄生于盲肠,其次是大肠。四翼无刺线虫,主要寄生于结肠上部,其次是盲肠。短膜壳绦虫,寄生于小肠。囊虫、囊尾蚴,寄生于肝脏。

4

症状:患病小白鼠发育缓慢或停滞,被毛失去光泽,母鼠受孕率低,泌乳量少。

5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做粪便检查可以看见虫卵,剖检可见寄生部位有虫体。

6

治疗:可使用呱哔嗪,剂量为:成年鼠0.01克,幼鼠0.005克,每天一次,连续服用两天。

7

投药方法:按0.01克呱哔嗪加1克粉状饲料制成软块料饲喂小鼠,在每天下午4~5时投药较好。因为此时小白鼠比较活跃,食欲旺盛。

体外寄生虫防治
1

小白鼠体外寄生虫常见有螨、蚤、虱等。主要是管理不当,清洁卫生制度不严,或垫料被污染等原因引起的。 病原:以鼠蚤最为多见。鼠蚤属于昆虫纲、蚤目。鼠蚤体小侧扁,雌蚤比雄蚤大,鼠蚤不仅寄生于小白鼠的身上,还能传播给人,而且狗、猫、鼠之间常常互相传播。 症状:患鼠被毛粗乱,烦躁不安,身体消瘦,生长发育迟缓。 诊断:检查患鼠体表可以看见虫体。 防治:发现鼠蚤可以采用如下措施:

2

增加更换垫料的次数,隔日一次,连续2~3周。 对鼠舍、鼠罐、鼠盒、鼠架等用具进行消毒。 加强饲养管理,尤其是加强鼠舍的卫生管理。 在鼠蚤较多时可在垫料里加入10% 滑石粉,每隔一天更换一次,可使鼠蚤逐渐减少。 END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