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寒咳嗽可选用华盖散、杏苏散、止嗽散。
2、风热咳嗽可选用宣肺饮、桑菊饮、麻杏石甘汤。
3、湿热咳嗽可选用甘露消毒丹、千金苇茎加杏仁滑石汤、五叶芦根汤。
4、咽痒咳嗽可选用参龙丸、利咽合剂、桑射豆根汤、板玄金灯汤等。
5、燥邪咳嗽可选用清燥救肺汤、贝母瓜蒌散、桑杏汤、杏苏散等。
6、肺热咳嗽可选用清肺止咳合剂、泻白散、加减泻白汤。
7、痰热咳嗽可选用泻肺止咳合剂、清气化痰丸、清金化痰汤,痰湿咳嗽可选用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8、食积咳嗽可选用曲麦二陈汤、麻贝蒌菔汤。
9、阴虚咳嗽可选用沙参麦冬汤、百合固金汤、养阴清肺丸。
10、气虚咳嗽可选用六君子汤、补肺汤、人参五味子汤、九仙散。中成药如急支糖浆、橘红痰咳液、川贝枇杷膏、金振口服液、小儿金丹片等也可辨证选用。
对症处理:痰多黏稠不易咯出时,应喝足水以稀化痰液,并可用祛痰药如祛痰灵、鲜竹沥及雾化吸入疗法以助排痰,剧咳时可予非那根等镇静止咳。
西医对症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可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先锋霉素等治疗,支原体感染者应选阿奇霉素等红霉素族药物治疗,病毒感染者可予病毒唑、阿昔洛韦等抗病毒治疗。
中医辨证施治:一般咳嗽初期宜辛散宣肺,中期宜化痰清肺,后期宜补气养阴。感染性的多按温病论治,变态反应性的多按内伤论治;上呼吸道部位的咳嗽注重宣肺利咽,下呼吸道部位的咳嗽注重祛痰顺气。并注重肺与大肠相表里的通达关系,通腑可以泻肺。
1、咳嗽除了药物治疗外,对患儿要加强护理,注意调养与禁忌。
2、要睡足觉,喝足水,多吃蔬菜和水果,饮食要易于消化且富有营养,应以清淡为主,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之品,常言说得好:“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一般而言,鱼、虾、肉、鸡等发物以及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加重咳嗽。应少食用甜、酸、辣、咸等味道较重食物及刺激之品,少吃发物如鱼、虾、肉、鸡腿、烧烤,尽量避免含碳酸的饮料,更应该少吃冷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