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一系统后,保研肯定会向着越来越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之前的情况实际上对一些一般院校很不利,但是通过这样的系统反应机制,使学生和学校的博弈更加透明和公平。学校之间存在着抢生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多学校的研究生院为了能完成任务,不惜刚面试完后就给你发录取offer,你反映的时间并不多。这就对学生的胆量和耐压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去年带的几个学生中在夏令营中分别拿到了中南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offer。但是如果并不满意,去申请更好学校的时候,意味着必须放弃现在的。如果点击接受,也意味整个保研的结束,但是如果拒绝,你就不得不承受又一个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这个时候就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去帮忙决策了。也是因为这样机制的存在,班级第四名的去了北京大学,第一名的却去了苏州大学。
有的学生海投,只要基本条件满足,不管其他的,就去网上报名、邮寄材料。先不说这个成本的问题。九月推免大多数学校都还是有笔试的,而且考试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再加上前期大量的去关注学校动态信息,在准备上肯定不能全力以赴。另外申请学校过多,对心态、情绪波动也都会有一定的消极影响。种种情况带来的后果就是每个学生的专业课都准备不充分,自然也不可能进入特别好的学校了。那在申请学校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呢?由于最终的确定要通过国家统一系统,但是由于系统刚开,很多学校还是要经过自己的系统,这个时候是不受学校个数限制的,一定要利用好这个机会。由于系统开放后,不能报那么多的院校了,因此很多学校在通知复试的时候,也会参照自己系统上的名额。另外报名的时候对各个学校的复试时间和内容一定要重点关注,避免在学校的时间上冲撞,白白浪费名额。系统开放后,去年是同时可以填报三个学校。报名后48个小时内给回复,不管是拒绝还是给你发复试通知,你都可以立即再填报一所学校,但是必须是这所院校报名时间还未截止的情况下。如果给你发的是复试通知,那相当于你又多了一所院校,同时有四所。如果是拒绝,那系统上还是三所。因此对系统的操作和时间的把控一定要熟练,兵贵神速。
因为我们同时申请的是几所学校,面试时间和发送的offer时间都不相同,如果最先下来的是我们最想去的院校,那万事大吉,如果不是,这个时候的决策就比较纠结了。如果点击接受,由于是在国家系统上操作的,就相当于放弃了其他所有的可能;如果点击拒绝,那就要承担下面的不确定。由于时间越往后,好的学校越少,竞争也越激烈,建议这种情况下要咨询专业人员或者自己院校的老师。以上由文博兰大考研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