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44今日阅读:155今日分享:35

三字经;孩子这样学习更好记

导读: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启蒙读物,什么是启蒙也就是让他们记住一些东西,虽然作为80后的一代,大多数人不要说会背,很多人都没通读一遍,现在80后也要为人父母了,那么怎么教幼儿读三字经呢   rén zhī chūxìng běn shànxìng xiāng jìnxí xiāng yuǎn1.人 之 初性 本 善性 相 近习 相 远【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注释】  人:泛指众人。   初:初生,刚出生的时候。   性:性情,本性。   本:根本,原来。   相近:相去不远。   习:后天的习惯。  远:相差太远。“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的话。【故事】晋朝时,有个名叫周处的人。他是一个本性善良的人,可是,由于他自小便没了爹娘,在无人教导的情形下,周处的性情变的很残暴,行为也十分野蛮。周处喜欢欺负弱小,常常因为自己不高兴,就把别人打的头破血流的,所以,村里得人见了他,总是躲的远远的。这几天,村子里出现了一只凶恶的老虎,在山脚下的大湖里也出现了一只可怕的蛟龙,常常侵害村里的农作物,甚至还把农民活生生吞掉,大家觉得很害怕,甚至把老虎、蛟龙及周处合称“三害”,还说“三害”不除,村民将永无安宁之日。周处听说了村里来了这“三害”,好打架的个性使他立刻到山里一拳就把老虎给打死了,接着又到湖里抓蛟龙,在湖里追了三天三夜,才消灭了蛟龙。岸上的村民见周处一直没有浮出水面,还以为他和蛟龙同归于尽了,于是,大家便在岸上庆祝除去了“三害”。周处回到了村子里,明白了自己竟是第三害后,从此下决心改过自新,不再是个让人家讨厌的人。
工具/原料
1

三字经

2

图书

方法/步骤
1

故事如果你通读过一遍你就会发现三字经里很多是有故事的,寓教于乐应该是最好教学办法,比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几句就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在幼儿学习这几句的时候,完全可以讲故事让孩子学习。当然类似的很多的。

2

实例什么是实例?就是可以看到的东西,三字经里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在教这句的时候完全可以让孩子看着天、地和人。看看太阳、月亮、星星。这样可以让孩子记忆的更深刻。

3

理解什么是理解?就是要让幼儿知道这句话的意识,比如:“兄则友,弟则恭”这句在现在的基本国策下很多孩子都无法体会了,这个就要给孩子讲解什么是兄友弟恭。只有更好的理解了,才能方便记忆。

4

不能强迫学习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虽然可以决定幼儿的生活,但是我们无法强迫幼儿去对三字经有兴趣,当幼儿对这本书产生了抵抗的时候,就要适可而止,等有时间慢慢教。

5

朗读我们可以教孩子教给孩子知识,却不能控制孩子是否记得,所以这个是一定要朗读的,想象一下我们看的电视里,那些老夫子是怎么教的,肯定会让幼儿读的。

6

例如gǒu bú jiàoxìng nǎi qiānjiào zhī dàoguì yǐ zhuān2.苟 不 教性 乃 迁教 之 道贵 以 专【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注释】  苟:如果、假如。   乃:于是。   迁:变化。   道:方法、道理。   贵:注重、重视。   以:在于。   专:专心致志。

7

例如xī mèng mǔzé lín chǔzǐ bù xuéduàn jī zhù3.昔 孟 母择 邻 处子 不 学断 机 杼【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注释】  昔:从前。   孟母:孟子的母亲。孟子姓孟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代邹国人。相传孟子早年丧父,其母为引导儿子学习,曾三次迁徙居处,最后在一所学校旁定居下来。   择:选择。   邻:邻居。  处:相处、居处。   子:即孟子。   机:指织布机。   杼(音柱):牵纱的梭子。【故事】我们都知道,孟子是我国历史上的“亚圣”,他的学问很好,还收了许多学生,他能有这些成就,全都要归功于孟母。在孟子小的时候,住家附近刚好是个坟场,每天都会有出殡或扫墓的人,哭哭啼啼的从这里经过,孟子见了觉得好玩,也学着玩起出殡的游戏,孟母知道后,决定换个环境。这一次,他们搬到镇上,没想到附近住着一位屠夫,孟子又学着屠夫拿着刀子,玩起剁猪肉的游戏,于是孟母又决定搬家了,因为她知道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他决定带孟子搬到学校附近。果然,从此孟子便跟其他学生一样捧着书本,摇头晃脑的背诵着。有一天,孟子逃学回来,孟母正在织布,她一气之下,剪破了一片织好的布,然后对孟子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要脚踏实地才能做得好,如今你随意逃学,就象我剪断这块布一样,前功尽弃了。”从此,孟子便发奋读书,果然成为中国的大学问家。

注意事项

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加个关注点个赞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