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村,是广东饶平两个名不符实的地方之一。饶平人经常会说:“渔村无鱼,汫洲不汫”,渔村却是山村,而海边小镇汫洲在海边,那水当然是咸涩的海水了,不可能是淡的了。谁看到广东省饶平县的渔村这个名字,都以为是在南海之滨那鱼蹦虾跳的渔村。其实不是,它是一个被作家王杏元称为“省尾国角”的山村,四面环山。那为何称为“渔村”呢?其实,本地的渔村人都说自己是“缶村”人,“渔”与“缶”的读音不同,相传这里是出产陶瓷的地方,明清时代曾经有祖先烧出了带有“鸡爪痕”的好缶,进贡过皇帝,皇帝爱不释手,下诏令“缶村”人进贡一样的好缶。据说,当时烧缶的时候,有一只金凤凰在缶窑飞过,才能烧出如此的好缶,再次制作一定莫能制出精品了。于是祖先们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背乡别井……于是后来在这里居住的人们这称为“缶村”。渔村是客属的山村,客家话中“渔”与“缶”的发音是截然不同的。那又为何称为“渔村”呢?因为这个地方虽地处偏僻,但是物产丰富,一年四季,水果飘香。以前进出渔村的,只有几条崎岖的山路,纵然天下兵荒马乱,这里的山村依旧平安无事,当年日本鬼子侵华的时候,好多澄海的姑娘就嫁到了渔村来,《绿竹村风云》里面就有写到。也因为这样,福建诏安那些小商贩们,每天都挑着鲜活的鱼儿到这里卖,或者换回他们所需的米粮,使那个老墟场上摆满了鱼,仿佛是一个渔村一样,于是人们就称之为渔村。 汕头到渔村,可走汕汾高速至黄岗出口下,路费25元,下高速后左转,往三饶方向,途中会先看到一路牌指示往渔村12公里,此路崎岖不平,非常难行,切不可贸然转弯,须再往前至新圩镇路口,有一高大的牌坊,水泥路面,道路宽阔,这里才是正道。右转穿过几个小村镇,在霞光村前后有一段土路,车行过烟尘滚滚,对讲机在这里因山势阻隔会有短时间无法通话。到渔村后,过一小石桥,有饭店、客栈等,稍微问下,自有人会告诉你围屋在哪里,赏梅的路怎么走,这里的人们艺术家可是见得多了。 行程约2小时,行程可以这样安排,当天往返的,早晨出发,午餐可到汤溪水库吃大鱼头,汤溪水库在新圩路口处继续往前约20公里,有路牌指引,记得让店家做三味鱼头,味极鲜,价格也不贵,通常是人均10元左右,真的是物美价廉。午餐后再折返去渔村,上山赏梅,参观围屋。 如果选择在山上露营的,可先到渔村,午餐在小饭店解决,上山赏梅,安营扎寨,晚餐在山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次日下山后,再到汤溪水库吃鱼头,还可以到水库泛舟,登上若干小岛,别有一番情趣。水库乘游船费用大概是一船50元,可座2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