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香格里拉的东侧,有一个叫普达措的地方。那里美得让人“理屈词穷”,美得叫人留流连往忘返,那是一个梦一般的地方,来自彩云之南的呼唤。它一直存在于许多人的想象里,似乎是一种遥远的、不真实的、不存在于人间的美丽。它脱俗不凡,想必是沧海的遗珠。它的美无处不在,它的神韵四处散落,而它的最精华之处,一定是普达措。
六七月份的普达措,还是一片春天气象。杜鹃、蔷薇、梨花,还有各种不知名的草花,各安其所地盛开着。高山的柳树,还是满枝嫩绿,刚刚披上新一年的衣装。酥油花肥嫩的叶片从地上凭空冒出来,像大地在吐舌。
观光车停下来的地方,是木栈道的开端。眼前是一幅彩色的图画,蓝色的天和蓝色的水,彩色的山和彩色的草。栈道曲曲折折,向着山谷的深处延伸。从未试过如此缓慢的脚步,因为走上几米,山脊的角度、湖水的反光和花丛的明暗都有细微的不同,所以画面一直在变化着,几乎是十步一景,只能慢慢欣赏和体会。
天上有云,所以一路行去,阳光时有时无,景致晦明变化。然而体会最深的还是温度的变化,有阳光处,温暖得有些灼人,云翳之下,寒冷得让人打颤。所以在大部分人的记忆中,阳光从未如此重要过,它原来是一种习以为常的调料,现在变成了不可或缺的主菜。山风从谷内往外吹送,使得满目春光变得清冷了许多。明净的景致,就变得更具气质了。
走过开满了草花的小水塘,走过葱葱郁郁的高山柳林,眼前一下子开阔了,属都湖的远景呈现无遗。那色块是如此单纯,拼合起来变得如此丰富和明媚。一直以为自己词汇丰富,但面对这里的景色,一下子变得词穷。我该如何复述那里的美?一个地方风物好坏,和天空的关系极大。天空至纯至洁,由此给了其他的景物一个干净的背景,才能组合出令人窒息的美景。在这里,自然才是主角,人类是可有可无的过客。草地只有牦牛可以进入,人类严禁涉足;花果只有动物可以采摘,人类不能攀折;小松鼠会在十余人的围观下闲庭胜步,绝不惊惶。入山愈深,寒气愈盛,但花的种类也愈多。沿途惬意,所以不知不觉,3公里的属都湖栈道就走完了。在观景台最后凭栏一睹浮光跃金的湖面,就登车向云杉更密、海拔更高的山中进发。
真正美丽的自然并不如都市人想象得那样素净,而是明媚的、热烈的、张扬的。当阳光照耀普达措的时候,色彩比任何油画都要鲜艳。不过,你的心则不可过于火热,只能静静地体会,才能与周围的情境相融。栈道的后半段一直围绕着属都湖的湖岸延伸。左边是湖水,右边是高大的云杉林,而脚下、身边和头顶,则是无数的野花,红褐色的小松鼠常常出现在栈道旁,旁若无人地觅食。云杉林深邃而幽寂,漫无边际地铺陈在周围高大的山体上,林中散发着树叶和泥土的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