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位同事在闲暇之余告诉我,她的母亲查出糖尿病来了,她很担心。于是我随口问了一下,她的母亲是否爱吃甜食,爱吃果脯蜜饯,爱喝饮料等,我同事惊讶的看着我,问我怎么知道的如此详细?其实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甚至其它慢性病患者都是可以从平日点点滴滴的饮食之中寻得一些根源的。冬起,寒冷的季节让很多人倾向于窝在暖暖家中,与一电脑,一电视,一零食相伴,而表面看起来酸甜可口,貌似饱含水果营养的蜜饯则成了很多人不二的选择。那么我们所买的蜜饯真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吗?酸甜可口、Q性十足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蜜饯。什么是蜜饯? 蜜饯也称果脯,是以桃、杏、李、枣或冬瓜、生姜等果蔬为原料,用糖或蜂蜜腌制后而加工制成的食品。如果我们建议少吃或不吃的咸菜是盐腌制的,那么传统的果脯蜜饯就是用糖腌制的,可以通称为腌制食品。在大量新鲜水果上市的季节,因为不能长期保存,古代人发明了蜜饯,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过剩水果的浪费现象,用蜂蜜或糖等细细煎熬,制出风味上好的果脯蜜饯,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偶尔的几颗糖渍话梅,糖冬瓜片等无疑是上好的休闲佳品。为什么蜜饯吃不得?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添加剂,防腐剂的腾空出世,产生了一系列好作用的同时,也造成了很多时候的滥用。甜味剂:质量上乘的蜜饯类应该以糖类物质替换出水果中的水分而保持其甜蜜的水果味道,让众多喜爱甜食的人们所不释手。但是出于人们对过于摄取糖类物质的忧患,不,或许更多的是厂家出于减少糖使用量带来成本增长的考虑,现在我们吃到的蜜饯果脯所含的甜味往往是化学甜味剂所带来的。若不信,去超市寻一下那些带包装的话梅蜜饯类,很多知名品牌的配料表上赫然标注着白砂糖、甘草、甜蜜素、糖精钠、甜菊糖、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等众多含有甜味的东西。而因为这些合成类的甜味剂单独使用时往往入口之后会产生令人不愉悦的感觉,所以更多的时候会几种混合食用,部分厂家更会在果脯蜜饯中添加食盐,也是为了中和口感。你能想象你口中甜蜜的感觉并不是来自于你所熟悉的蔗糖或者蜂蜜吗?你真的可以对这些甜度是蔗糖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添加剂无动于衷吗?或许这并不是最可怕的,但是你知道吗,甜味剂虽甜,但是却起不到蔗糖所具有的防腐作用,于是,蜜饯中的另一位主角登场了......防腐剂:防腐剂的主要作用就是抑制水果中微生物的繁殖,常用与蜜饯加工中的防腐剂主要有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为了能长期的保存,很多厂家盲目的加大其用量,甚至在炎炎夏季,很多时候,散装的蜜饯食品连嗜甜的某些昆虫都很少光顾。不去提那些令人胆战心惊的抽查数据了,毕竟还有相当一部分产品添加剂的含量处在国家标准的范围之内,这个范围中,它们并不会危害健康,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过量食用依旧会给身体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毕竟很多时候你不知道你口中所咀嚼的蜜饯是否经得起良心的洗礼。有了口感和能保存的前提,再是什么呢?漂白剂:漂白剂是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常见的有蜜饯漂白剂是硫酸盐类,就是通常说的硫化处理,其也兼有防腐的功效。此过程中,蜜饯食品会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而此物质在酸性环境中转化成亚硝胺后具有强致癌性,其产生的二氧化硫物质也很难完全去除,往往会在成品中大量残留,所以当我们看见那些晶莹剔透的果脯类食品时请再三考虑一下。那么是不是现在就够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还有......着色剂:为了更加吸引食客的眼球,通过眼球达到让食欲泛滥不由自主购买的状态,众多厂家采取了使用着色剂来弥补由于加工过程中造成的色变,通过天然或合成的色素来使产品长时间的保持色彩鲜艳,柠檬黄、胭脂红、亮蓝、诱惑红等等便蜜饯制作中倍受青睐的密友了。另外护色剂也是必不可少的呢!当然,有的厂家违规添加,也有的厂家严格按照标准来生产。但是很多时候很多产品甚至是用那种腐烂变质的原料生产加工。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公布过的全球十大垃圾食品中,第八位即是果脯、话梅、蜜饯类食物。也就是说,即使完全合格的蜜饯类产品,也属于“不健康的食物”。而蜜饯这类食物的制作方法,本身也造成了其内幕多多,建议我们大家不要拿自己的健康来做无畏的验证,因为很多时候,你往往不知道你嘴中所品味的小小蜜饯对你的健康、生命、未来的幸福意味着什么。或许当人们越来越了解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的健康会更多一份保障吧,当然这类“传统小吃”有它存在的道理,但是我更希望大家只是在非常偶尔的情况之下来品味这种“不甚健康”的美味。以健康为代价的“美味”蜜饯,是你我、我们大家所“吃不起”的。原创博文,媒体转载或刊登请联系本人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王潍青新浪微博:@营养师王潍青QQ:45519472,TEL:邮箱:wf-wwqwwqwwq@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