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为面向对象的思维来说,当你拿到一个问题时,你分析这个问题不再是第一步先做什么,第二步再做什么,这是面向过程的思维,你应该分析这个问题里面有哪些类和对象,这是第一点,然后再分析这些类和对象应该具有哪些属性和方法。这是第二点。最后分析类和类之间具体有什么关系,这是第三点。
二、简单理解面向对象:就是在程序里面首先分解出来的应该是注意不再是一步一步的过程了,而是首先考虑在这个问题域里面或者程序里面应该具有有哪些对象,所以从现在开始考虑任何问题脑子里不要再想着我实现这件事我第一步应该干什么,第二步应该干什么,如果这样想,那就是面向过程的思维了。面向对象的思维是,当我碰到这个问题域的时候,碰到这个程序的时候,我首先应该把这个问题里有哪些对象,对象与对象之间有什么关系抽象出来。
三、理解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是,从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来构造软件系统,并在系统的构造中尽可能运用人类的自然思维方式。面向对象更加强调运用人类在日常生活的逻辑思维中经常采用的思想方法与原则,如抽象、分类,继承、聚合、多态等。人在思考的时候,首先眼睛里看到的是一个一个的对象。
四、理解对象和类的概念:对象是用于计算机语言对问题域中事物的描述,对象通过“属性(attribute)”和“方法(method)”来分别对应事物所具有的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类是用于描述同一类的对象的一个抽象的概念,类中定义了这一类对象所具有的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类可以看成一类对象的模板,对象可以看成该类的一个具体实例。
五、知道如何抽象出一个类: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它的静态属性,另一方面是它的动态属性。反映到JAVA里面的类怎么包装它呢?一方面成员变量,另一方面是方法。 eg.职员这个类该怎么抽象出来?也是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它的静态属性,另一方面它的动态属性 职员有哪些属性呢?有姓名,年龄,目前工资数额等属性,他有哪些方法呢?让这个职员来显示姓名,显示年龄,修改姓名,领取工资。当然显示姓名,显示年龄,修改姓名,领取工资这些也可以让别人来做,但面向对象的设计思维是最合适的方法应该出现在最合适的类里面。显示姓名,显示年龄,修改姓名,领取工资由谁来做更合适呢,那就是职员自己最合适。所以这些方法应该出现在职员这个类里面。对于类来说,它有一些属性或者称为成员变量,以后说属性或者成员变量指的是同一回事。具体的对象他有没有相关的一些属性或者叫成员变量呢?有,每一个人都有一份,只不过是取值不同而已。如从职员这个类实例化出来的两个职员:职员A和职员B,他们都有姓名,年龄,目前工资数额这些属性,但他们的名字,年龄,领取的工资数额都不一样。这样就能把职员A和职员B区分开来了,正是因为他们的属性值不一样,所以这个对象才能和另外的对象区分开来,所以通过属性是可以区分两个对象的。猫是一个类,这只猫是一个对象,这只猫和另外一只猫该怎么区分开来呢?那就得看你的猫这个类是怎么定义的了,猫有猫毛,毛有颜色。OK,这只猫是黑猫,另一只猫是白猫,这样通过猫毛的颜色区分开来了。如果只定义一个,如捉老鼠,白猫也能捉,黑猫也能捉,这样就没办法区分出黑猫和白猫了,所以根据方法是没办法区分两个对象的。所以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属性,属性值和另外一个对象一般是不一样的。 一定要区分类和对象,什么叫做类?什么叫做对象?类是一类事物的一个抽象,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类事物的一个抽象。对象是这个类具体的某一个实例,所以以后说实例(instance)或者说对象(object)指的是同一回事。
七、理解JAVA和面向对象对象和类是分不开的,必须首先定义类才能有对象。首先定义方法才能调用。对象是JAVA里面的核心,做任何东西你首先都得给我造出一个对象才能做。静态属性简称属性,也叫成员变量,以后说属性或者说成员变量它们指的都是同一回事。 整个类可以看作是静态的属性还有方法他们之间的一个综合。怎么抽象出一个类的概念,还是那句话,你必须抽象出两个方面来,第一方面是看他们的静态属性,他们有哪些成员变量,第二方面是看他们的有哪些方法。 写JAVA程序时,我们一上来写的就是public class(声明一个类),在这个class里面我们写的是成员变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