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自燃篇车辆自燃,车全烧了或者烧了一部分;这种情况下,车主一般首先报警,然后找4S店投诉车辆品质不良导致起火。首先甭管保险赔不赔,首先气愤地指责车辆品质有问题。这是很常见的现象。尤其对于没有购买自燃险甚至车损险的车主,更是会不惜一切努力抓住4S店这根唯一的救命稻草。但车辆自燃真的那么容易获得保修或者三包的赔偿吗?答案是否定的。别以为车已经全烧了就死无对证,以为汽车厂家就无法找到起火的真实原因了。厂家的技术人员和鉴定方法高着呢,首先从火灾的5要素出发进行检查。所谓火灾5要素就是外火,燃油,排气,油脂和电气。如很多火烧车流入二手车市场,鱼龙混杂,要鉴别也是一项费时费神的工作,厂家技术员可以用专用查询工具庖丁解车来查询原车辆4S店维修出险记录,则在这方面帮助了一臂之力。面对一辆连钣金上的油漆都烧没了的车,会首先从烧损的外观判断火源的位置。要知道寻找火源是可能的,就首先要了解火的蔓燃原理。因为火是从下往上,从中心向四周蔓燃的,举个例子,面对被烧损的发动机舱,首先找出最低烧损位置,那么火源就一般都是在这位置或之上水平面;其次,火源位置一般是燃烧时间最久的地方,因此受高温的时间也是最久的地方,因此在锁定火源的水平面后,就在这水平面寻找那里烧得最久(以钢铁为例,随受热的时间长短,颜色会由黑变白再变亮)。当火源找到后,厂家的技术人员就会找火源附近究竟有什么因素会起火,电气?电气的起火一般是短路造成,而短路就会造成电线熔珠;其外,电路加改装也是厂家技术人员的一个查找重点,一般有电路加改装的情况,基本就被拒赔了,车主可能认为这太武断了,但假如出现谁也说不服对方的话,厂家会选择法律上解决,车主会有把握能用证据和合逻辑的推理说服法官吗?。因此,有电气的改装的车辆是极易被拒赔的。而厂家是如何排除呢?首先火源位置是否在燃油管附近位置,如果不是,那么燃油系统导致火灾就可以排除。如果是,那么会分析油管是否脱落和破损,而造成这些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比如如果是碰撞后发生火灾,且发动机出现后移,那么厂家基本也有足够的证据推理燃油管脱落或破损是由于碰撞造成的,跟车辆质量没有关系,所以也会拒赔。而对于油脂因素,一般油脂是指发动机冷却液,玻璃水,润滑油和变速箱油,这些都是可以燃烧的,一般行驶中起火或者碰撞后起火的车辆,厂家均会对油脂相关系统进行仔细检查,比如最前面的水箱,发动机缸体,变速箱体等是否破损,如果出现破损,而且火源又被判断是在附近,那么拒赔也就顺理成章了。而至于排气,是指可燃物卷入到排气歧管或者排气管前段,那里的温度最高可达800摄氏度左右,纸或者塑料袋轻易就会被点燃,而如果火源位置被定位在排气管上,而排气管表面又存在着高温导致的色差,或者碳化物,那么拒赔也几乎成为必然。最后是外火,这也是导致车辆起火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这个有个不成文的规律,就是临近岁晚,车辆火灾的案件就特别多,因为好多债主仇人在这时候行动;别以为把车烧成一堆废铁就神不知鬼不觉了,除了监控录像的帮忙,上述的火源推理逻辑同样适用这种情况,由于放火的人一般都是心虚,选择的时间也会是夜深人静之时,做得也会比较匆忙,因此火种一般在车辆的外围,而在车辆完全冷车后,车辆外围还能起火的因素不外乎外火和电气短路,而由于外火燃烧后一般都会留下痕迹(烟熏或液体垂流的痕迹),因此是不难鉴别的;除了被人放火外,还有一种外火是车内的物品起火,比如打火机,这种情况也可以首先通过定位火源,火源附近是否存在车辆本身容易导致起火的因素,寻找燃烧后的残留物来鉴定。综上所述,车辆自燃的索赔并没有那么容易,据内参君了解,不到1%的车辆自燃被鉴定为车辆品质导致的,因此广大车主或者潜在车主可以参考参考,唯一比较靠谱的方法就是起码买个车损险,如果已经被厂家发现了起火原因不是车辆品质问题(当然车主心里有数,确实不是车辆品质引起的),那么转而听4S店的劝,并要求4S店协助你走保险索赔更靠谱。对于汽车自燃这些敏感的案件,一旦厂家认定为非品质引起,即使车主闹,耗和找媒体扩大化都没有用(除非车主坚定知道是车辆品质引起),其立场会越发坚定,最多就是跟车主打官司。因为一旦轻易承认,那可是自毁品牌啊。
气囊篇很多车主事故后投诉气囊误爆或者不爆,向厂家索赔,容易吗?内参君告诉大家,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首先从外观上判断事故是否达到爆气囊的条件,然后用专用电脑读取车辆的中央气囊传感器里的数据(有点黑匣子的味道),就基本可以准确地鉴别是否车辆质量原因导致的气囊误爆或者不爆了。中央气囊传感器能够记录碰撞前5s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算出碰撞期间车辆的最大减速度是否达到爆气囊的门限值,来判断气囊应不应该爆。因此,如果身边稍为懂车的朋友单凭外观去建议你去投诉索赔,可能需要再考虑考虑。可能有人想,那么事故后我把中央气囊传感器里的数据删除掉或者干脆换掉那个传感器,是不是可以骗保呢?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数据是无法被清除的,即使有能力破坏掉数据,厂家也会发现其中的痕迹,从而有理由拒赔;而对于换传感器的情况就更容易鉴别了。但话又说回来,如果通过上述鉴定,证明是车辆本身质量原因导致的气囊问题,厂家也不会耍手段去抵赖的,毕竟铁证如山,各位车主只要要求4S店提供碰撞前的数据即可让厂家不敢忽悠你。
刹车和转向篇投诉刹车失灵索赔同样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一般厂家都会从电脑控制和机械结构来综合判断刹车是否真的失灵,刹车系统是单纯通过机械结构就可以产生制动力的,因此即使电脑控制出现问题,也不会导致制动不了的情况。而机械结构出现故障导致刹车失灵的,一般也能在事后鉴定出来,比如刹车液大量泄漏,刹车分泵工作不良,刹车总泵工作不良,刹车助力器损坏等;而寄望以偶发性故障导致当时刹车时失灵,从而事后无迹可寻的说辞,恐怕是难以迫使厂家赔偿的。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转向系统。简单地说,刹车和转向系统的机械传动结构,基本保证了有问题肯定就有可供鉴定的损坏痕迹。没有损坏痕迹而导致刹车转向失灵的情况,技术鉴定上是难以成立的,因此也是难以索赔的。
以上重大品质故障由于涉及到品牌美誉度,厂家一般是不会轻易承认的,除非在铁证如山下。而收集整理出如山的铁证对于车主来说不太现实,因此转而与厂家和4S店协商解决,从经济角度来说,还是最靠谱的方式。当然对于拥有强烈正义感和公平意识的车主,不妨与厂家和4S店掰一下手腕,毕竟社会的进步,行业的发展要靠这群人来推动。 而对于一般的品质故障的保修索赔,基本上厂家都有一个品质故障汇总功能,多发的故障,车主只要说出故障现象,4S店马上就帮你保修了;但如果全国那么多车,只发生了你一例,那么厂家可能就要刨根问底了,当然有些注重客户满意度的品牌,保修政策是会松一些。这里有个特殊期,一般是新车型上市的头半年,保修相对容易,因为厂家还未累积足够多的数据来判断哪些故障会多发,哪些是客户不当使用导致的个例。当然除了汇总的数据外,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视情况也会派上用场,但判断的方法都是基于现状再遵循合理的逻辑推理。比如发动机出现异响,作为车主肯定很紧张,向4S店投诉并要求保修发动机总成;这时一般4S店先进行非拆解式检查,把相关检查数据反馈给厂家,如果从数据上和客户问诊信息发现不了原因所在,厂家技术人员会前往4S店对车辆进行检查。在征得车主同意下,分解发动机,如果发现不了明显损坏,则会为客户保修一个新的发动机总成。但如果是发现气门与活塞撞击,那么就会研究为什么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在进一步的检查中发现气门杆有异常的积碳,那么就会分析客户的使用习惯(是否经常怠速或中低速行驶,所加汽油是否品质不良),对于这种情况,厂家就会判断是车主的用车不当导致故障,拒绝保修。简而言之,在现今竞争日趋激烈的汽车市场,真实的品质故障基本能得到保修,而非品质故障则的相对变得困难。 当然,事情是没有绝对的。现在4S店的职业经理人体制,和厂家对客户满意度的重视,都给了一些额外可争取的非品质故障保修机会。比如闹,耗和媒体扩大化,面对这些情况,即使是车主个人使用不当导致的故障,也可多少争取到来自厂家和4S店的保修或赔偿;此外,如果车主是该品牌的忠实用户(家里已经或者先后买了2辆以上该品牌的车),那么也较容易争取到额外的非品质故障保修或赔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