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出生时产房的温度应提高,备好温暖的接生台,包孩子的包被或睡袋也要事先预热,并通知有关护士预温早产儿暖箱,或备好红外线暖箱。早产儿娩出后首先要清除口、咽、鼻部粘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无菌条件下结扎脐带,防止感染。尽量保护早产儿不使受凉,应迅速用消毒纱布擦净全身的羊水及血迹,皮肤上的胎脂有保护体温失散的功能,不必擦去。处理完毕应及时送入暖箱,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1、一般性护理:护理人员要有高度责任感,对早产儿要体贴如微。每4小时测体温1次,发现脚凉时要用热水袋保暖,体温应保持恒定。24小时内体温差不应超过1摄氏度。每日固定时间测体重一次。一般在上午哺乳前进行,以了解其营养供给量情况,体重不升时,应查找原因。
2、保暖:早产儿室应有空调设备,室温调至24-26°C,晨间护理时应提高到27-28°C,其周围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5%-65%,以防失水过多,此湿度可协助体温恒定和减少氧气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在没有暖箱及取暖设备条件下,应因地制宜,可用暖水袋、热水瓶(空葡萄糖瓶装热水)、电灯泡烘烤等办法保暖,但要注意预防烫伤或烤伤。
3、氧气供给:原则上在早产儿发生青紫和呼吸困难时给以氧气吸入,但勿常规持续使用。给氧以解除症状为度,因为用氧气时间过长易引起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视力障碍(用氧持续时间最长不超过3天)。
4、防止低血糖发生:出生后两次血糖值低于1. 1毫摩尔/升(20毫克/分升)即可称为低血糖,应静脉推注葡萄糖(每公斤体重1克),然后以每分钟每公斤体重10毫克的速度持续滴入,待血糖稳定后再滴入24小时。
5、维生素及铁剂供给:早产儿生长快,体内贮存各种维生素量少,应及时予以补充。生后每日应给维生素K 1-3毫克和维生素C 50-00毫克静脉点滴,共2-3天。3天后可口服复合维生素B半片和维生素C 50毫克,每日2次。出生体重大于1500克者,生后10天每日给维生素E 30毫克,共2-3个月。
6、预防感染:预防早产儿感染是护理中的重要一环。室内要定时通风(避免直接吹风),保持空气新鲜,早产儿室要定期清洗地面,每天用消毒液擦地,并行紫外线空气消毒等。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各种操作要按操作规程进行。医务人员操作前后要用肥皂洗手。工作人员应按期做咽护理,有上呼吸道感染者应暂调离早产儿室,早产儿中有感染者除及时治疗外,必要时进行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