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82今日阅读:26今日分享:39

文明最强音 十一黄金周达到顶峰

暑期时候看过了中国最强音,国庆过后文明最强音似乎成这个时期的热点。文明最强音是全民自发组织的节目,每年的假期开始引爆,十一黄金周达到顶峰。而今年,因为多了《旅游法》的制约,原以为会受到束缚,没想到,场面更火爆了。以往,十一期间的不文明现象爆出比较晚,而今年,因为《旅游法》,很多人都密切关注着旅游动向,加之网络的飞速传播,黄金周每一天都会有不同的新闻报道出现,不文明现象屡禁不止。黄金周不文明现场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垃圾事件,11万人次涌入看升旗仪式,5吨垃圾残留,旅游素质至于何地?10月2日九寨沟千人滞留事件,据悉是因为游客急于赶车,不听管理员阻拦引起的连锁反应;10月3日京味儿胡同收小费,北京胡同是北京味儿最浓郁的地方,却存在车夫间“点”名付小费现象;10月6日迪庆香格里拉“怪象”,游客遭欺骗消费后投诉却被辱骂,执法人员与导游沆瀣一气;另外黄金周期间还有:苏州一游客攀爬银杏树采摘银杏;河南焦作影视城,游客争相爬上景观雕塑留影;小朋友攀爬南京明城墙;周恩来故居遭涂鸦,紫竹林遭“到此一游”刻画……出游客旅游网销售部负责人表示:“这些不文明现象在旅游景点随处可见,即便有着旅游法的约束,较之前却也没得到明显改善”。白纸黑字是否有用?浙江部分旅行社在国庆期间与游客签订的合同已经是新版旅游合同,里面涵盖了旅游文明条款,为的就是约束随团出游的游客,然后将责任具体到个人。据悉,此合同在浙江省中旅、汉州海外、浙江省中青旅等大型旅行社开始使用。由于责任在个人,多少还是有些作用的。不文明现象探讨《旅游法》实施之前就已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让人记忆深刻的就属以自由活动代替购物、小费包含在团费中、自费项目全部取消了,这些条目都是为了规范旅游市场,保障游客的利益。另外,在黄金周之前又传说新《旅游法》对刻画、涂污或者破坏国家文物、名胜古迹等行为严重者给予10日一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下罚款。此条是针对游客,为了维护景区环境,保护文物。可是,当不文明现象爆出的时候,《旅游法》在哪里?目前,除了香格里拉事件以外,还未听说有对旅行社或者游客惩罚的新闻。那么,《旅游法》效力何在?《旅游法》影响力度还不够新法实施,确实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可是它的影响力有多深厚?相信国庆假期后的种种现象是最有利的说服。不文明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收小费事件依然存在,黑导游仍然无解,滥用执法让人心寒,种种的国庆“污点”,让新法无言以对。1、不文明现象谁来买单?“《旅游法》的实施说是保障了游客的利益,可是不文明的现象谁来买单?”出游客旅游网负责人称,“白纸黑字的新合同或许有效,可是新法有提及吗?”例如,西湖志愿者捡烟头7000多枚呼吁文明出行,试问,那些丢弃烟头的人谁来惩治?多个景点管理人员表示,遇见不文明现象,他们也是以批评教育为主,如果造成严重损坏才会追究破坏者的责任。可见,管理人员也是没有过多的权利去惩罚游客的。俗话说“一只老鼠坏一锅汤”,如今就是这样,不少出境游的游客的种种不文明导致了国人被评为“最不讨喜的游客”。其实,并非所有中国人都是如此,可是在国外,却被人如此认为。在国内呢,“到此一游”仍是时常出现,罚款与拘留的惩罚何时兑现?很多网友反馈说希望新法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只有游人意识到自己的利益即将受损才可能注意自己的行为。其实惩罚并不是目的,主要是让人们意识到文明旅游的必要性。新法主要是针对旅行社进行相关管理,这对于组团游来说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可是由于线路价格的上涨,很多人由组团游转向自由行。自由行的游人的行为谁来负责?2、国人素质有待提高?只有全民都意识到了文明出行的必要性,不文明现象才有可能根治。新《旅游法》确实关系到每一个人,但是它的宣传力度在哪里?真的有向社会宣传文明出游吗?真的有从提高国人素质开始抓起吗?相信今年国庆节假期过后,相关部门会注意到这些,然后进一步完善新法,并着重注意提升国人的素质。3、执法力度需提升不文明现象,能靠劝说制止最好,如若不能,加上没有相应的惩罚力度,单靠一部《旅游法》,怎能抑制其增长?新法需完善,执法力度需提升。旅游市场的净化不是哪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要做好“小我”,才能成全旅游市场的“大我”。最后,出游客旅游网负责人呼吁各大旅行社以及全社会游客,“无论是旅行社还是个人,都尽最大努力最好自己分内的事,按照新法的规定,培养文明出行的自觉性。文明出行,从我做起”。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