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893今日阅读:176今日分享:34

绩效培训:如何制定考核评分规划—演绎法

1.前言2.制定考核项目评分规则的方法
方法/步骤
1

评分标准的制定对于量化绩效考核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制定不好可能会导致整个绩效考核的崩溃。制定评分标准主要有五种方法。 1.经验增减法 图6-1  经验增减法示意图图解:经验增减法是比较容易使用的一种方法。图6-1以销售目标达成率为例,该项目的考核目标规定,如果完成目标的95%,则得到该项目配分的满分55分。如果完成的结果每比目标增加1%,增加配分的10%;每比目标少1%,减去配分的20%,也就是说如果完成目标的96%,则得到55+5.5=60.5分;相反,如果完成94%,则得55-55×20%=44分,以此类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简单、易操作,但是弊端也很明显,它会引导被考核者只追求一个目标的达成,而不关注其他的目标,同时也不符合目标完成越高难度越大的规律。这一结果有悖于绩效考核注重平衡和公平的原则。 【案例】关注经验增减法的弊端比如对销售人员的考核用三个指标进行:销售目标达成率、销售利润达成率、客户的满意度。假如三项共配总分为80分,第一个配给55分,后两者相加配25分。采用这种方法可能导致销售人员过分地关注第一个指标。比如一个员工如果完成了目标的100%,则他得到的分数为55+55×50%=77.5,仅仅这一项几乎让他的考核得了满分,那么他就可以忽视其他两项了。这样就会导致销售增加但利润减少、且顾客满意度下降的严重问题。

2

2.间歇增减法 图6-2  间歇增减法示意图 图解:间歇增减法的具体操作如图6-2所示。它的特点是在一个绩效范围内得分相同。比如两个员工,一个完成了绩效的96%,而另一个完成了97%,那么他们的得分是一样的,都是57分。这样就存在白白劳动的问题,这是有损公平的。优点是操作起来简单,一个员工得多少分,不用计算,知道所在范围就知道最后的得分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目标完成的难易程度。

3

3.正反比例法 图6-3  正反比例法示意图 图解:正反比例法具体操作如图6-3。它的操作也比较简单。但是它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往往导致员工某项业绩的无穷下滑。比如,规定完成考核目标的95%可以得到全部配分,但是,按照正反比例法,如果一个人完成了任务的10%,他仍然可以在该项目上获得一定的分数,但是这个结果已经是不能接受的了。 4.难易折线法 图6-4  难易折线法示意图 图解:这是比较常用、又比较科学的方法。此种方法规定了最高目标、最低目标和考核目标。在最高目标处设一个限制,即业绩高于最高目标不再配分。当然,如果高于最高目标可以通过奖励的方式处理。通过设立最允许的最低限度。在最高目标和最低目标之间,通过设定公式来反映目标完成的难易程度,越难完成,给分越高。并不是业绩增长的越快越好,也不是员工越优秀越好,适合的才是好的。业绩的增长应该和企业的总体发展同步,否则会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影响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而员工的发展应该与企业的发展保持同步,否则会导致人才的高流失。该方法通过控制最高配分,强调了合理发展,通过运用公式差异配分,保证了考核的公平性。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