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667今日阅读:26今日分享:39

后危机时代的全球采购趋势:追求总成本最优化

全球经济的起伏对企业如何看待以及进行全球采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除需求不振外,质量安全、劳动力成本和投资成本上升、原材料和石油价格波动、保护主义加剧以及供应链变长等问题也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然而,根据BCG的近期调查显示,全球采购仍然存在,但其重心已经从单纯的劳动力成本节约逐渐转向采购总成本或“最优成本”国家的采购。
方法/步骤
1

全球采购的新挑战 对于许多跨国企业而言,简单地从中国采购来降低成本的时代可能已经结束。在未来,企业将依赖跨越多个地区的、更加多样化的低成本供应商基地。仅几年前流行的“中国1”战略很可能转变为“金砖四国n”战略。此外,从东方采购并销往西方的单向模式很可能让位于不同地区的供应中心网络化模式,从而迅速地渗透到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鉴于这些新兴的全球商业现实,有些企业可能需要重新设计整个生产和采购网络。

2

来自其他方面的成本压力 除了劳动力和投资成本的上升之外,从低成本国家采购的企业还必须考虑应对环境、健康和安全等问题所投入的成本;过长的供应链对库存持有成本以及装运和反应时间的影响;以及可能引发高昂的索赔、退货和停产等潜在的质量问题。此外,货币的大幅波动使得从低成本国家采购的潜在节约越来越难以预测。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货币汇率市场的波动幅度非常大。从单一地区进行采购的企业发现其特别容易受到不利货币波动的影响,可能使他们预期的成本节约消耗殆尽。

3

对总成本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这些日益增长的成本以及不断变化的情况为全球采购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把关注重点从低成本国家采购转向“最优成本”国家采购。为了详细了解全球采购的当前最佳实践以及最优成本国家采购如何发展,BCG调查了来自多个行业和国家的30家跨国企业。根据我们的研究显示,最优成本国家采购将会继续盛行下去。

4

更广泛的参与范围 优成本国家采购的参与者不仅和财富500强企业,还包括北美和欧洲的中小型企业。部分原因是从海外供应商处购买已经变得更加容易。市场透明度的提高有助于小型企业与最优成本国家建立直接的采购协议。参与企业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低成本国家的供应商变得日益成熟,成为世界舞台上西方供应商的可靠替代者。此外,采购的产品类别从服装和玩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扩展到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

5

供应基地更分散 所有受访企业表示将继续保持或增加在最优成本国家的采购活动,尤其是在亚洲,因为在这些国家使用采购管理系统仍能节约大量成本。许多参与企业表示虽然金融危机对某些地区产生了负面影响,但也为最优成本国家采购带来了机会。比如,货币波动使韩国等成本相对较高的地区新近成为最优成本供应基地。墨西哥和越南等其他传统低成本国家由于汇率变动甚至变得更具吸引力。

注意事项

实现真正的全球优势 受访企业还表示最优成本国家采购的好处不仅仅是成本的节约,还包括通过本地和全球性的竞争而获得的战略优势。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