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乳房炎症状 奶牛乳房炎症状为乳房实质、间质的炎症。病因多由机械性刺激、病原微生物浸入及化学物理性损伤所致。分为浆液性乳房炎、纤维素性卡他乳房炎、化脓性乳房炎、出血性乳房炎、坏疽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 环境管理因素 环境条件如牛舍、牛床及运动场泥泞不堪,牛体及乳房周围积垢太多,卫生条件太差,气温过高(36℃以上)或过低(-5℃以下)等。挤奶条件不符合泌乳生理要求,如真空负压过高、过低,不适当的擦洗乳房和搭机挤奶。
工具/原料
无抗乳肽,注射器
方法/步骤
1
防治措施 1.饲料营养要全面、均衡严格按照《奶牛饲养标准》及《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标准进行饲喂,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草饲料。
2
注意环境卫生改善畜舍环境,使畜舍通风良好,在乳房炎高发季节定期消毒。母牛要整体清洁,尤其是乳房要清洁、干燥。尽量保持牛群的“封闭”状态,避免因牛的引进或出入带来新的感染源。
3
及时、彻底治疗临床型乳房炎每天检查乳房,发现损伤要及时治疗;临床型乳房炎要给予及时而合理的彻底治疗,必要时应予以隔离。
4
肌肉注射:每头奶牛用无抗乳肽(香港天宇)1盒/次,一天一次,连用三天,乳房红肿或者肿块已经化脓的牛第一天注射时每盒无抗乳肽添加2支天宇核酸肽,后两天只用无抗乳康,效果显著。使用时无抗乳肽中血清单独肌肉注射,无抗乳肽中的粉针和天宇核酸肽混合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分点注射
注意事项
1
重视牛奶产量,忽视牛奶质量
2
缺乏使用优质粗饲料的观念,尤其是全株青贮玉米和苜蓿草。
3
重视治疗,忽视疾病的防疫和预防。
4
产后护理不科学
5
注重产奶牛,忽视犊牛、后备牛和干奶牛的饲养管理,造成饲养环节脱节,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