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啊这个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是养老金的一个重要计算因素。那么缴费的年限越长,缴费的基数越高。那么你最后领到的养老金标准也就越高。那么你最后。 那么缴费满15年的跟这个缴费满30年的差别肯定是非常大的。所以现在呢有很多人有的是针对于已经达到了退休年纪,但是呢缴费年限不够,十五年的,想去补缴之前中断的保险,有的呢是累计已经交费够了15年了,但。 是他们还想再往前补缴十几年的这样啊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就会高出很多。还有一种情况啊是已经达到了退休年龄之前,但是一直没有缴纳过。那么他们想一次性的去补缴这15年的一个费用,以便办理这个退休手续。 针对于以上的几种补缴情况呢,是否有滞纳金呢?那么滞纳金又是如何计算的呢?下面呢我们就跟大家一起以一个实例进行一下分享。北京的城镇户口如果是在1992年10月到2011年7月之间。 那么因为个人原因造成了一个中断补缴就得根据当时的缴费基数去计算了。咱们举个例子啊,补缴2001年的当时最低的缴费基数是412元钱,而最高的这个基数啊是3444。那么用最低的这个缴费。 基数412。 乘以目前的社会平均工资也就是7706元钱,除以当时的社会平均工资1311元,算出的这个2422元。就是我们缴费基数。那么用这个缴费基数啊乘以一个养老缴费的比例,也就是20%。 一个月需要缴费484元钱。 那么如果用412乘以20%的比例,当时一个月的缴纳就是82.4元。虽然啊比当时高出了5倍左右,但是呢随着通货膨胀率的计算,现在缴纳的钱数跟之前相比还是不亏的。 所以能补缴以前的社保,比现在缴纳养老保险要便宜很多了。 补缴1992年到2011年的养老保险,每补缴一年的花费其实只在1000元到5000元之间。 比2017年,北京市每年最低缴纳1万多块钱的养老保险啊,真的是便宜了不少。 2011年7月以后的补缴,只有在职期间单位没有补缴的,可以补,那么个人的就补缴不了滞纳金呢,是根据欠缴的天数乘以欠缴的金额再取乘以万分之5去计算的。欠缴的天数越长啊,补缴收取的滞纳金。 自然就越多了。 虽然说补缴收取的滞纳金比较高,但是呢补缴够年限或者多补缴年限,对以后退休时领取养老待遇还是有好处的。 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个人账户支取完之后,就是从国家的统筹账户去支取这个养老金了。所以这样想来,这笔账算的是很划算哦。
上一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下一篇:超龄职工养老保险怎么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