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466今日阅读:26今日分享:39

云山屯堡,调北镇南的大明韵味

云山屯村位于西秀区七眼桥镇,始建于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云山屯村保存了大量的历史建筑,是明代军屯、商屯遗存的实物见证和屯堡文化的典型代表。主要由民居、寺庙、屯门、屯墙、屯楼、古街道等组成,建筑风格既有江南的门、窗、楼、室等细节在局部处理上的风韵,又融入了贵州特有的石头建筑的特点。
方法/步骤
1

云山屯在元末时期早有人居住,当时只有数十户人家。居住者皆为贵州当地土著。明初征南大军到后,原居民星散。战后,明军奉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指令在黔屯田,有军士在此居住,逐渐形成村寨,后建屯。因云山屯建在三座大山之间,人员居住在山腰处,筑墙护寨,易守难攻,加之云鹫山为黔中名山,遂得名“云山屯”。

2

幽深的巷道、窄小的门窗、坚固的墙体,突显出军屯驻地的防御功能,潮湿的石板路散发着幽幽古韵。

3

门楣上访的浮雕尽显古旧,衬着青石,依然显得凝重。

4

圣代即令多雨露   故乡无此好河山   600年后的今天,老旧的门。旧败的墙。对联中依然透着对故土的眷恋。由此看出文化的基因是最为恒久的一种东西。

5

明代军屯特色是每处军屯都必有寺庙。戏台。衙门。云山屯古戏台

6

云山屯的古街有许多小巷巧妙地与各户的三合院、四合院、碉楼等相连接,形成了攻防相济的通道。寨子里的民居大多采用穿斗木结构,构架承重,围墙只起围护功能。围墙用石块砌成,选择的材料由大到小,使墙体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感。房屋的板壁、支柱、窗户、门楼等均有镂雕花纹,或名人诗句,或松菊竹梅,或鸟雀凤鹤,工艺十分精美。

7

而且屯堡人还保留着卷舌的外来发音方式,以及长袍大袖、丝绸系腰、绣花翘头布鞋的明代妇女服饰。这里处处可略见明代汉族最大一次移民的深远影响。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