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考核目标】积极引导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鼓励教师
“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这个目标,是为了引导教师提高师德,而不是为了惩罚教师,这体现了尊重教师人格尊严。
工具/原料
文件
方法/步骤
1
【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规范教师执教行为为重点,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目标,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师德建设水平,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师德考核的方向,就是引领教师向好向善,是为了帮助教师成长,这就体现了教师的主体地位。
2
【考核方案】 在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单位具体的师德考核实施方案。学校考核工作小组依据制定的师德考核方案,对教师进行考核。 考核方案,听取教职工的意见,体现了教师的主体地位。
4
【考核小组】考核工作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教务、人事等相关科室人员以及班主任、教师代表等5-9人组成,其中班主任、教师代表应民主推选产生,人数不少于考核小组成员的50%。 成员组成中,普通教师占比多,这生动体现了教师的主体地位,这能最大限度保障考核的公平、公正,减少领导偏听偏信的概率。
5
【自我评价】权重20%, 由被考核人对照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填写《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表》自评部分。 充分听取教师本人的意见,体现了教师的主体地位。
6
【权益维护】 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人员,如对复核意见不服,可在接到复核通知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诉。 这种设计,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保障了教师的合法权益,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
7
【结果公示】 考核结果在本校范围内以适当方式公示5个工作日。学校考核工作小组应向每一位教师反馈考核结果及评价意见。教师对师德考核结果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向学校考核工作小组申请复核,对复合结果仍不满意的可以向学校所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申诉。 尊重教师的知情权、申诉权,体现了教师的主体地位。
上一篇:如何准备特岗教师面试呢?
下一篇:教师入党申请书的写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