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没味了,就没甲醛 室内短时间内没有味道,不代表甲醛含量达标。甲醛含量超标2-3倍时是闻不到明显的异味的,同时也有可能被其他气味掩盖。甲醛是一种极难挥发的气体,在室内停留时间时间可长达10-15年。
误区二:通风就能除甲醛 一般家庭居室窗户会设计在离地一米以上的位置,甲醛比重比空气大,易沉淀,即便开窗通风甲醛仍难清除。再者多数有害物质释放缓慢,长达10-15年,绝非几个月通风就能解决问题的。
误区三:环保装修就没污染了 使用环保建材有助于降低室内有害气体,但最后室内空气质量也会超标,因为装修材料释放的有毒有害气体会累积,加上装修的设计、居室结构、通风状况等因素,仍然不能保证达标。
误区四:植物能够吸附甲醛 除甲醛很多人寄希望于吊兰、芦荟等植物来吸附。事实上,植物的吸收能力相当有限,通常是微克(百万分之一克)甲醛级别。如房间内甲醛超标,需要摆放数千盆植物,和持续光照才能起一定效果。
误区五:活性炭除甲醛 很多人想到用竹炭、活性炭来吸附甲醛,目前采用活性炭原理的净化器也非常多,其机理是用活性炭来吸附甲醛。但这种方法只能暂时捕捉。当室温升高、吸附饱和时,会再次释放甲醛,形成二次污染。
误区六:清除剂除污染 甲醛清除剂是通过涂刷、涂抹、喷涂等方式覆盖在墙面地板等表面。但是这种物质只能减缓甲醛的释放。
误区七:熏蒸食醋能除甲醛 有消费者尝试熏蒸食醋去除家庭装修中异味。专家指出,食醋属于酸性物质,有微弱中和空气中氨气的作用,但不会和甲醛等其他有害成分发生反应。
误区八:放置菠萝 有的业主在每个房间尝试放上几个菠萝,认为可以消除油漆的异味,大的房间甚至多放一些。菠萝会挥发香气,起到一定遮盖气味作用,但是并未分解清除有害物质。
误区九:臭氧发生器 把“臭氧发生器”作为空气净化装置,是很大的误区。臭氧虽具有灭菌消毒的作用,但对人体有害也是医学上的定论。可以使用加湿器和负离子空气净化液配合,分解甲醛,净化空气。
误区十:放置茶叶根 有些人在衣柜和房间放置泡茶后的干茶叶根,希望帮助清除毒气,殊不知茶根在这方面的功效就像干树叶和卫生纸一样,几乎没有任何吸收和分解作用。只要甲醛含量低于0.08mg/m,就是一个安全的含量范围,无需过度追求零甲醛环境。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