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从最最功利的角度,长期的阅读对孩子未来学习成绩也是大有帮助的。三年级以后的语文成绩直接与阅读理解能力息息相关。即使看着与阅读八竿子打不到一块的数理成绩,也会受到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因为数学应用题考的就是孩子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很重要,而0-6岁又是阅读起步的最佳阶段。所以现在很多妈妈从宝宝出生就开始积极的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妈妈们常常会进入一个误区,就是只注重了“读”,而忽视了“阅”。阅读是两个字,阅是看的意思,读才是念出来。阅读的正确做法应该是一边看一边读。但是现在很多家长只注重了读,却忽视了阅。 很多家长从宝宝出生开始,就给孩子读书、讲故事,而那个时候,孩子视觉能力还没发展起来,他们还没有办法专注地盯着书本看。这个时候,很多家长就会任由孩子玩,自己读给孩子听。当孩子没有看画面,只是通过听来学习故事、儿歌、童谣等,长此以往,孩子读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但是阅的部分却越来越缺失。
我们会看到很多孩子很能说,但是让他们看图说话,他们却讲得乱七八糟。或是让孩子形容物体的大小、形状、高低等他们都形容不出来。这都是因为孩子的视觉能力受限制导致的。如果一直得不到改善,在孩子进入大班,做幼小衔接的准备时,孩子还会出现不认字、讨厌写字,字写得歪歪扭扭,或是动不动出现镜面字,把b写成d、p写成q等状况。 正是因为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所以月华在此提醒各位妈妈,如果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一定要记得要从“阅”和“读”两方面下手。 在孩子阅读习惯发展的最初,不仅要读给孩子听,还要让孩子习惯看。在看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视觉记忆能力,视觉辨别能力及视觉追踪能力。比如最开始教孩子认苹果,一定是实际拿出苹果来,让孩子看,他才能记住。可以把苹果和梨、橘子等比较,让孩子从颜色、形状、味道等直接刺激上明白哪个是苹果。然后再可以拿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苹果给孩子比较,哪个是大苹果,哪个是小苹果。只有经过这些直接的刺激,孩子才能逐渐学会分辨颜色、大小、高矮胖瘦等。
不要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