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583今日阅读:155今日分享:35

后备干部培养的经验做法

为进一步加强对优秀年轻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努力把后备干部的公开推荐与个人参与竞争结合起来,把干部的选拔任用与培养储备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后备干部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近年来,**市从创新后备干部的推荐、选拔、考察、培养方式等环节入手,打破常规,不拘一格,努力构建优秀年轻干部健康成长、脱颖而出和选拔干部、培养干部、使用干部三环相扣的新机制,帮助后备干部在工作实践中经受锻炼,提高能力,尽快成长,尽早成熟,早日成才,着力打造一支有理想、有才干、有作为、有活力的年轻后备干部队伍。
工具/原料
1

团队

2

管理

方法/步骤
1

1、实行职务零起点推荐,把后备干部推荐对象扩展到优秀年轻大学毕业生。过去推荐后备干部往往设有一定的职务条件,而作为后备干部源头的优秀年轻大学毕业生,因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由于职务等条件的限制一直难以进入局级后备干部的范围。着眼于在更大的范围内举荐学历高、年纪轻、有发展潜力、可塑性强的后备人才,今年初,**市委组织部在对原有的后备干部进行滚动调整的同时,改以往的推荐、调整后备干部变今年推荐优秀年轻大学生。除规定被推荐对象必须思想品德端正、政治素质好;勤奋好学,事业心、责任心较强;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和较好的群众基础等基本条件,还明确提出,只要参加工作三年以上,具有国家教委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35岁以下,都在被推荐的对象之列,推荐的方法采取由各系统自下而上的民主推荐,根据民主推荐得票的结果,经各主管局党组织集体研究,最终确定推荐上报组织部门的优秀大学生后备干部名单。**年共建立了由244名优秀年轻大学生组成的后备干部人才库,其中有90%左右的是新进入组织部门视野和后备干部行列的新面孔,通过充实这些新鲜血液,后备干部队伍的学历层次、年龄结构有了明显的变化,进一步拓宽了后备干部的源头活水,储备了一批高学历、年纪轻的优秀年轻大学生后备干部。

2

2、引入公选和竞争机制,采取“两轮筛选、公推”的方法确定重点培养的优秀大学生后备干部人选。为了加速对学历层次起点高、年纪轻、可塑性强的年轻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组织部采用“两轮筛选、公推”的方法,先由组织部从市直单位上报的244名优秀大学生后备干部中进行第一轮筛选,确定从年龄在30岁以下、第一学历全日制本科、目前担任中层正职、民主推荐得票在80%以上的四种对象中共筛选40名,由组织部门通过对这40名优秀大学生进行为期半个月时间的集中理论培训,并根据年轻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老师与学员互动的培训内容,并抓住集中培训的契机,由组织部门实行全程跟踪考察,并积极引入公选机制,改以往培训班结束书面考试为召开结业演讲汇报会,让每个参训学员根据半个月的培训学习,结合各自的工作谈认识、谈打算,口头演讲汇报学习收获,给他们提供展示各自能力和水平的舞台和机会,通过现场演讲汇报,强化干部的竞争意识,结业演讲汇报会还专门邀请市直机关部门负责人、参训人员单位负责人、党校老师以及组织部门中层以上干部近百人参加,通过听取每位学员的演讲汇报,按照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对学员的学习演讲进行公开评议和民主推荐,由现场的同志进行第二轮筛选,根据评议、推荐结果,最终遴选出30名优秀大学生作为所在单位与组织部门共同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大家普遍认为,这种以理论培训班为依托,进行“赛场选马”集中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方式好,既公平、公正、生动活泼,又现场考察了解每位学员的素质和能力,有些部门的负责人在听了所有学员演讲汇报后,认为以往站在本单位角度看本单位的年轻干部总觉得各方面条件还比较优秀,但一起放到赛场上来比一比,既发现了差距,又看到了年轻干部的希望,更增强了加速培养年轻干部的信心。近期,我们抓住召开青年干部座谈会的机会,邀请了市直机关综合部门负责同志和部门中层正职以上近80人,对19位年轻干部的座谈发言进行打等级评议,遴选出13名左右的近期可进班子的优秀年轻干部。

3

3、制订培养计划,实行一对一结对培养制度。组织部门对遴选出的30名重点培养对象,由单位和组织部共同制订培养计划,要求单位明确一名领导干部与后备干部进行结对重点培养,组织部门负责挂钩联系,要求结对培养的领导干部不定期地与后备干部开展谈心活动,通过谈心、交心活动,及时掌握他们的成长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指导,后备干部每年也要将个人的思想、工作、学习等情况书面向组织部汇报,组织部具体负责培养计划和措施的落实督查,由组织部门或后备干部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定期对后备干部的学习、工作、自律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考察,同时建立后备干部个人成长档案,谈心情况和考察情况将一并存入个人成长档案。

4

4、强化能力建设,提高理论素养。根据年轻大学生后备干部刚出校门步入社会时间不长,缺乏社会实践,工作经验不足的特点,与市委党校一起举办专题培训班,专门设置了政治理论教育、政策法规与廉政教育、知识经济与社会发展、管理与沟通艺术、公共关系与商务(政务)礼仪、公文写作等培训内容,采取理论与实践结合,讲授与研讨结合,训练与演练结合的培训新方法,着重强化对他们的党性锻炼,并通过重大方针政策的学习培训,通过对我市与苏南经济发达地区社会发展情况的考察对比学习,提高他们的理论素质和能力素质,提高他们对我市“大干三五年、奋力争进位”奋斗目标的认识和信心。并积极为年轻后备干部创造机会,组织他们参加南京大学MPA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帮助他们了解学习公共行政管理的相关内容,达到储备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理论层次的目的。

5

5、强化实践锻炼,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培养。坚持把沿江和镇村作为年轻干部锻炼成长的主阵地。近几年,先后抽调40名优秀年轻干部参与沿江开发、招商工作,现在他们招商实绩已占到全市的70%以上。先后4次选调120名应届大专以上毕业生到镇村工作。对去年从优秀年轻大学毕业生中遴选的30名重点培养的优秀后备干部,由组织部门按照培养目标,逐家落实具体的培养方案,根据各单位工作实际和后备干部个人的自身特点,确定培养菜单,制订菜单式的培养措施,实施优培优育工程,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锻炼自己、增长才干、结累经验的平台,改变以往后备干部较多处于自然成长,望天收的状况,因人而宜的选择实践锻炼的途径和方法,对条件相对成熟的年轻后备干部适时给予提拔使用。近期,将把通过年轻干部座谈中发现的优秀年轻干部抽调到镇到村,指导基层探索合作富民的新思路、新办法,使他们在参与市重点工作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6

年轻后备干部的成长和培养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需要组织的重视和关心,需要大家的爱护和宽容,更需要年轻后备干部自身的努力和能力素质的迅速提高,我市将通过以下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年轻后备干部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为年轻干部的尽快成长、成才、成熟提供机会,搭建平台。

注意事项
1

加速培养使用与台阶锻炼同步

2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