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门学科的学习是离不开做题的,是对所学内容的检测。做题,也应该讲究一些原则,不然收获就不好,起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做题前:题的来源
1
老师基本上会提供配套习题,也就是说,个人不用怎么考虑买什么书;
2
做海量的题未必就真的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做题要有好的定位,考虑一下: 1、加深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掌握; 2、增加解题速度;
3
若自己买书,要在书店多逛逛,对比各种辅导用,选择适合自己的:1、基础稍差或初学的学生,应选择内容浅一些,讲解概念多一些,举例多一 些,习题不太难的参考书;2、基础好的学生,以扩大视野为主,可选择内容深一些,综合性强一些的参考 书;3、参加中考或高考应考的学生,则应准备几套参考书,有的讲解多,举例多, 有的习题量大,且难度深。
4
无论是老师下发的习题还是自己选择的习题,一定要动手做,而不是看习题。
二、做题中:几个问题
1
对自己要有信心,做题过程中,遇到记不起的符号、性质、方程式……都不要马上看书或翻资料,努力想一想,想不起来也没有关系,千万不要看书或查资料,这样容易麻痹自己,以为自己会;
2
碰到上述情况,跳过刚才的题,做下一题;
3
习题要一股劲的做完,不要做一题对一题的答案,此种心态非常不好;
4
做题一定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板书格式、各种符号的写法、反应的条件……
三、做题后:后续工作更重要
1
针对做题中暴漏出来的记忆问题,加强再记忆;
2
初做解答题、论述题题,一定要对照标准格式或化学用语多看多记;
3
总结习题中出现的各知识点的关系,加强知识体系的系统化;
上一篇:如何打好初中化学基础(4)
下一篇:动漫人物头部草稿绘制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