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现在物质飞跃的时代,中国取得的成就可谓举世瞩目,但更为令世界震撼的,其实是中国的文化。其实,中国人对礼仪的认知是很差的,更有些礼仪兴许是错的。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下自己的经验吧。
工具/原料
认知生活中的错误礼仪的经验
方法/步骤
1
一直以来,作为孩子的家长一直要求大的孩子让着小的,大的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我们一代一代都是这种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但是希望6岁前的小孩子就严格遵守这个传统,去背负这么沉重的道德包袱,未免苛刻了。其实在孩子发生争吵时,我们最好做个中立的仲裁者,了解清楚事情的始末,再选择处理办法,做到不偏袒,不护小。
2
见面问好,这是世界性的礼貌。这本身也是基础的社交礼仪,是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但若为了培养孩子的基础礼仪,而采取逼孩子打招呼的方式,就往往会事与愿违,尤其是对于叛逆期的孩子,越逼迫越叛逆。
3
实际上,要培养孩子“见面问好”的礼貌习惯,并不需要逼迫,大人做好榜样就好。如果爸妈总能热情地与别人打招呼,那么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会养成“见面问好”的好习惯。
4
在生活中,当我们听到夸奖时,习惯性地自谦回复“哪里!哪里!”,这也是常见的中国父母的谦虚和礼仪方式,然而,对孩子而言,很多时候却是一味毒药,甚至会瞬间杀死孩子那点脆弱的自信心。
5
其实,只要能教给孩子正确归因的方式,爸妈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孩子会骄傲。妈妈对孩子客观的肯定和鼓励,会让他更好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上一篇:通过看脸发现健康问题的几种方法
下一篇:错误的去黑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