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轮复习计划各有侧重 1.1一轮复习夯实基础,高三第一轮复习是最重要的,时间相对来说最长的,在这轮复习中打好基础对于接下来的复习尤为重要。对于生物这门学科来说,知识点比较多、比较零散,不像物理、数学,生物学科大部分的知识点都是需要记忆的,因此,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记住这些知识点。因此,高考生物的第一轮复习就需要从基础入手,记住最基本的知识点。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不太牢固的学生,这个时候可以多看些以梳理知识点为主的复习参考书。对于相似相近的生物名词概念可以比较记忆。 1.2二轮复习针对主干知识,通过一轮复习,已经对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了详细了解,第二轮复习就要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主干知识的复习。近几年的高考题中,主要考查核心主干知识,比如代谢中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植物激素调节和动物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遗传与变异部分的遗传规律和生物与环境部分中的种群与生态系统等等。对于这些核心主干知识,除了识记外,还要适当做些稍微有点难度的相关高考题及模拟题,着重加强对各个知识点的整体把握,明确知识点间的联系。同时,要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于考题中,建立识记与解题的桥梁,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提升应试技巧。在二轮复习过程中,还要关注教材中的主干知识章节中的插图、思考与讨论和旁栏思考题,其中隐含了大量的过程与方法等知识,借此培养自己的搜集信息能力、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审题识图能力。 1.3三轮复习强调规范答题,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最后一轮复习,在查缺补漏的同事应该着重训练规范答题,特别是简答题的训练。规范答题的要求是: 1.3.1尽量用生物学科专业术语或教材中原话答题(特别是生物专有名词不能随意更改)。 1.3.2按照题目的要求答题,注意区分答题的角度、答题的程度、答题的周密性等。 1.3.3较长语句中涉及原因、原理等以及需要表达图表中获取信息或转换信息的情况时注意前、后语句之间内在逻辑关系,尽量不要省去或遗漏逻辑环节。 这期间可以适当做一些历年真题上,因为历年真题是考试专家组出题,难易适中,科学性强。 第三轮复习时,考生切忌再做难、偏的模拟题。做高考真题的同时,还要着重看错题,将自己之前做过的错题按照专题章节总结到一起,起查缺补漏的作用。
2、平时的模拟训练中合理分配理化生的作答时间。 很多往届考生考完理综出来以后,发现最后的生物题不难,但是时间不够,导致能拿到的分数没有拿到,很是后悔。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考试中时间分配不合理造成的,生物学科的答题时间要保证30mins,或者最后四道题要留有25分钟左右的答题时间是比较合理的。这种时间分配要在平时的模拟理综训练中逐渐形成。3、重视基本实验,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题是生物考试的重头戏,而实验题也经常被我们认为是成败的关键,加强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复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会从教材的经典实验中挖掘出本质的东西。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精选有代表性的试题,如近几年的高考题,从解题中把握实验原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实验结果预测的方法、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区别。
在复习中理解如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生命活动的对立统一观点、生物进化的观点、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相统一的观点等,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
2011年高考应试计划 2010年9月-2011年2月(第一轮复习) 基础知识的识记,构建基本的知识网络。 2011年3月-2011年4月(第二轮复习) 强化核心主干章节,提升解题能力,包括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2011年5月-高考(第三轮复习) 规范答题训练,模拟训练,时间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