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
孩子
我们都知道沟通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语言,那么什么样的话孩子会比较容易理解并接受呢?
在平时,我们成年人最愿意且最多的沟通对象只是成人,因为成人的理解力已经达到了和交流人的相同水平,就好比我们说苹果,对方就明白我们想要一个苹果这么简单的事情。相同的我们和孩子说苹果,孩子会想:苹果?苹果怎么了?这样就无法继续沟通下去了。
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或是方法更好地和孩子沟通呢?
首先,当我们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不要让我们给予孩子的感觉是高高在上,那样的话孩子首先就已经失去了和你沟通的欲望。我们要低下身子和孩子一样的高度,这样就会让孩子有一种平等的感觉。就好比我们都是同龄人,那么孩子会不会就更愿意和你说话交流了呢。
其次,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尽量选择肯定式疑问,什么叫肯定式疑问呢?就是当我们问孩子问题的时候,问一些会让他们觉得开心的事情,比如宝宝今天在幼儿园一定很开心吧?你们是不是又做了很多好玩的游戏呢?可不可以和爸爸/妈妈分享一下你的快乐呢?我想一定很美妙吧!这几个问题我们并没有问孩子是否在幼儿园听话与否,是否被老师批评,是否和别的小朋友发生了冲突等会让孩子觉得很尴尬的问题,所以孩子是很愿意回答的。
爸爸/妈妈:宝宝今天在幼儿园一定很开心吧?宝宝:嗯,爸爸/妈妈今天我好开心啊,明天我还要来这里好吗?我和XX说好了明天还要一起玩。爸爸/妈妈:哇,我的宝宝这么爱学校呢,还交到了好朋友,真棒。那么你们是不是又做了很多好玩的游戏呢?可不可以和爸爸/妈妈分享一下你的快乐呢?我想一定很美妙吧!宝宝:对啊,我们做了很多的游戏,可好玩啦!比如搭积木、玩过山车(两个小朋友双手搭成一座桥的游戏)、老鹰捉小鸡等等,还有好多呢。爸爸/妈妈我们也玩这个游戏好不好?爸爸/妈妈:好啊,可惜爸爸/妈妈不会啊,宝宝你来教我好不好啊?宝宝:好啊!这个游戏是这样的……结果孩子是不是很自然的就和我们沟通了呢?而且他还知道了帮助别人,当别人不会的时候,他喜欢帮助别人来完成某件事,这也是潜移默化的再教育孩子要做一个乐于帮助别人的孩子。
最后,当孩子想要和我们沟通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忠实的听众,这样孩子就跟愿意和我们说一些他们的事情或是一些小秘密了。如果当孩子想要和你沟通的欲望被你打破了的话,那么慢慢的孩子就不愿意和别人沟通了,最后也许会演变成自闭等可怕的结果。下面是两个家庭的对比:
A家庭:宝宝:妈妈,今天我们……妈妈:哎呀,没看到我在忙吗?去一边玩去,别打扰我。宝宝:哦,很沮丧的就离开了。B家庭:宝宝:妈妈,今天我们……妈妈:宝宝,妈妈现在正在洗碗,等妈妈结束了事情,我们坐下来好好聊一聊好吗?你现在先去沙发上坐好等等妈妈,妈妈马上就过来,可以吗?宝宝:嗯,好,那妈妈快点来哦!(10分钟后)妈妈:宝贝,你想和妈妈说什么,现在妈妈可以听听你有什么事情想和妈妈说。宝宝:妈妈,今天我们出去玩行吗?妈妈:为什么呢?可以和妈妈说说理由吗?宝宝:昨天我答应小美去和她一起玩,今天我还想和她一起玩,妈妈带我去找她好吗?而且妈妈小美说妈妈做的好吃的最棒了,我们也带过去一些好吗?妈妈:好的,那你等一下妈妈去做一些,然后我们马上出门找小美,好吗?宝宝:嗯(一脸甜蜜)
和宝宝沟通一定要记住,他们只是孩子但是也是半个大人了,我们需要用真心和诚心、耐心和他们沟通,这是对孩子最起码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