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358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古代的水银是怎么做的

古代的水银做法如为:1、煅烧丹砂,收集蒸发的水银蒸气并冷凝既得金属水银。2、在空气流中加热辰砂,所得蒸气经冷凝可得水银。3、将辰砂在空气中焙烧或与生石灰共热得到水银。 水银在自然界中分布量极小,被认为是稀有金属,但是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水银。天然的硫化汞又称为朱砂,由于具有鲜红的色泽,因而很早就被人们用作红色颜料。殷虚出土的甲骨文上涂有丹砂,可以证明中国在有史以前就使用了天然的硫化汞。中国古代还把水银作为外科用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的《五十二药方》,抄写年代在秦汉之际,是现已发掘的中国最古医方,可能处于战国时代。其中有四个药方就应用了水银,例如用水银、雄黄混合,治疗疥疮等。扩展资料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丹砂(也就是硫化汞),在空气中煅烧得到水银。但是生成的水银容易挥发,不易收集,而且操作人员会发生水银中毒。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改用密闭方式制水银,有的是在密闭在竹筒中,有的是在密闭的石榴罐中。根据西方化学史的资料,曾在埃及古墓中发现一小管水银,据历史考证是公元前16—前15世纪的产物。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首先制得了大量水银。水银出自《本经》。《本草图经》:水银,《经》云出于丹砂者,乃是山石中采粗次朱砂,作炉置砂于中,下承以水,上覆以盎器,外加火煅养则烟飞于上,水银溜于下,其色小白浊。至于西羌来者,彼人亦云如此烧煅。参考资料来源:-汞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