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困难群众对法律援助的需求不断增加,扩大覆盖面、更好地满足困难群众需求,已经成为法律援助工作的一项迫切任务。因此,应当及时调整法律援助对经济困难的标准,降低法律援助门槛,使更多困难群众能够得到法律援助,合理扩充法律援助事项范围,进一步发挥法律援助在促进民生问题解决中的积极作用。
方法/步骤
1
由于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且受到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的限制,目前的法律援助工作在一些方面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从目前来看,尚有很多困难群众由于不符合法律援助的条件而无法获得法律援助,也有很多符合条件的人由于不知道法律援助或者无法申请而得不到法律援助。
2
除刑事法律援助外,法律援助的对象是经济困难或者有其他特殊困难的群众,范围是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劳动报酬、工伤赔偿、人身损害赔偿等直接牵涉民生问题的案件。找律师网指从目前国务院及各省市的规定来看,法律援助的范围还比较窄,局限在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劳动报酬等维持公民基本生存的事项,这在法律援助发展的初期十分有必要,可以集中有限力量办群众最急需的事情。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物质文化需求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法律援助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度过了它的初创期,应当与时俱进,将目标从保障贫弱群众的基本生存权转变到保障他们的“体面生活权”,通过扩大案件范围,将更多的与民生联系较为紧密的、困难群众需求最大的案件类型列为法律援助的范围。
3
根据目前各法律咨询窗口的统计数字来看,涉及婚姻家庭、劳动纠纷、房屋土地类纠纷是群众咨询的主要方向,这些事项与民生结合的最紧密,群众对这些法律服务的需求量也最大。法律猫指而目前除了婚姻家庭中的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和劳动纠纷中的追索劳动报酬外,其余类别的纠纷尚未纳入到法律援助的范围,致使有群众经常抱着希望而来,怀着失望而归,而这些问题与矛盾常常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将更多的劳动争议纠纷都纳入到法律援助的范围。另外,实践中发现,劳务纠纷、雇佣纠纷的受雇一方多为农民工,有必要将这类纠纷和劳动纠纷一样看待,列入法律援助的范围。
上一篇:志愿者服务时长是什么
下一篇:让男人健康聪明的5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