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不管多穷,多缺钱,只要不是有揭不开锅的局面的话。我还是希望打算外出务工的父母们能缓缓。年幼孩子不要轻易的交给爷爷辈的人带,并不说是因为什么老人家的教育问题,更不是说老人家不会照顾孩子生活之类的。原因很简单,只有喝过妈妈奶的孩子才会真的觉得娘亲,只有让孩子骑在肩上的父亲背影才会最伟岸。多少妈妈爸爸在过年回家的时候,都是惊觉,咦,孩子怎么突然长高长壮了?没有经历孩子成长的父母,总是会抱怨孩子和自己的关系不够好,和爷爷奶奶还更亲。爸爸妈妈们,你们知道吗,学龄前和哺乳期的孩子,总是会把自己的信任和亲昵交给抱他最多的那个人。而早早出门打工的你们,也就失去了这个常抱抱孩子的机会。所以啊,爸爸妈妈们,宝宝需要奶水的时候,宝宝第一次走路的时候,宝宝第一次认字儿说话的时候,请不要让陪在他身边的只有爷爷奶奶。
父母出门在外,最揪心的就是子女的教育问题。自己不在孩子的身边,无法监督的孩子的学业,不能亲力亲为,这个时候所要依靠就是学校的老师了。我说说我爸在我读书的时候最搞笑的事情,读初中的时候,有次我有事要找英语老师问作业。可是突然发现手机里没得英语老师电话,正在我尴尬的时候,我爸问我怎么了?然后我就说了原委。我爸当时把他的手机递给我,里面全是我个个科任老师的电话。这是新年的一个小插曲,因为工作原因,我爸常年都在西藏。后来我长大了,我爸告诉,每次开家长会,人家那些家长都忙着做笔记,他呢,就忙着记住每个老师的电话,名字,年龄什么的。甚至音乐老师的他都能记住。他告诉我,要把老师当作兄弟姐妹,平常和他们的相处必不可少,这样他们才会在自己不在的时候好好照顾我。那时候我觉得很难堪,因为班里的同学觉得老师和我关系好是因为我总打小报告。多格格不入。可长大后,参加工作,我不经意间发现老爸电话里居然有我店长的电话,我突然就哭了。原来,不管是小时候还是参加工作,不管是老师还是店长,他们对我照顾有加,他们在我犯错的时候总说的那句,你怎么对的起你爸,都是事出有因的。爸爸希望在他不在我身边的日子里,总会有一个愿意照顾我的人。打电话和老师沟通感情,并不是说送礼送人情那么现实,老师们也是有子女的,远方的父母不厌其烦的和他沟通电话,老师们都会感受到希望老师能好好教育自己子女的那份苦心,自然感同身受。爸爸妈妈们,当你外出务工的时候,学校的老师在另一方面俨然就是孩子的第二监护人。不管是打电话还是其他什么的联系方式,孩子的学习生活不是需要被监控,而是要让他感觉到爸爸妈妈不在,还是有人在关心她在照顾他
我觉得最好的呢,外出务工的时候还是给子女选择住校,但不用是月制的,一周回家一次的那种就好,根据家庭情况还有孩子的适应情况来定吧。如果孩子的独立性不强,最好不要强迫,可以试住,期间每晚给孩子打电话,让他分享在学校和同学的相处点滴,然后不开心的开导他,高兴的陪他一起笑笑。如果孩子还是不喜欢住校的生活,最好就让他在他熟悉的亲戚家里一起生活,至于其中的细节问题,就需要让家长处理,因为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对缺乏安全感的留守儿童来说,弥足珍贵。但是在亲戚家里借住留守儿童,父母就需注意一点,孩子会因为别人家里的父母而产生不平衡的感觉,这个时候沟通就尤为重要,父母需要和亲戚家的家长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最好是血缘关系近的亲戚,那样一般也不会出现偏带现象。另一方面,家长要加强和子女的联系,不管多忙,一天的通信尽量别少,孩子的情绪变化要第一时间了解。而住校,因为和同学之间的相处比较多,所以爸爸妈妈们要作为朋友的这一身份和孩子相处,多鼓励交朋友,多听听他在学校的故事就可以了。让他感觉友谊的存在。
物质不必富裕,精神一定稳健。父母们外出务工的原因,无非就一个,为子女创造一个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可是爸爸妈妈们,既然不能给孩子热热闹闹的家庭环境,但是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健全的童年,每年春节,我希望爸爸妈妈们能抽个空回家一趟,陪孩子们放放烟花。爸爸妈妈们一年放的假可能只有一二十天,可是你们知道吗,这一二十天的相处是你们寄多少钱也换不回来的。
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日常行为,学校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有何违反纪律的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要因为自己远,就全权交给老师处理,有些教育问题是必须家长自己处理的,比如上网,和早恋等问题。这些东西孩子过早接触,很容易让他沾染到社会的黑暗面,而恰好这些又是老师不好处理的只能家长出面。所以这种时候无论多远,请一定要在孩子身边亲力亲为,否则很容一失足成千古恨
真的很不赞成父母双方都出门工作,再怎么独立的子女,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会流眼泪。父母毕竟是最好的倾诉对象,其余i再怎么亲昵的孩子也会心有隔阂不会敞开心扉。其实不管父母在外面挣多少钱,孩子最希望父母做的是,哭的时候你们能在身边说一句,爸(妈)在这儿呢。
请爸爸妈妈们在外工作时好好照顾自己
请孩子们在家学习时思考资源的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