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萤:你好,我是一个四岁半孩子的妈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偶而遇到一些自认难处理的事,所以找到了你QQ,想通过你的解答知晓一些关于孩子的问题。以你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孩子几岁上小学比较好。我们这边都是满六周岁上学,如果我家孩子和同属的一起上学的话还差两个月才满六周岁,这样的话对孩子的心理会不会产生影响。杨永龙:你的是男孩还是女孩月萤:是男孩子杨永龙:哦,那么我建议7岁再上学月萤:他现在的个子比较高,比他大一岁的孩子还没他高,但他的心智达不到那么高,我就怕孩子上学的时候个子太高,人还不那么聪明,导致老师和同学都歧视,影响孩子的心理,我家孩子比较脆弱,小小年纪有点经不起事。杨永龙:呵呵,四岁半的孩子,需要慢慢来教育和诱导月萤:就象前段时间,我家孩子因为小朋友笑话他没得多少压岁钱,就上火了大病一场,愁死人了。现在的孩子真不知道该怎么疏导他,怎么劝都不行杨永龙:关于压岁钱,我们平时要给孩子经常讲一些目前的什么现象,有的孩子压岁钱多,那很有可能是其父母有权势,压岁钱是送给权势的而不是他本人的;有时候也可以从新闻报道的一些例子来给孩子讲,这样孩子就逐渐会改变看法的月萤:现在的孩子什么都比,我儿子平时不管我们大人要东西的,我们平时一个月要还1700元贷款,生活相对拮据了一点,所以能不给买的东西就不买,但应该给他买的一点都不少,但一和小朋友比不过了他就上火,包括学习方面也是如此杨永龙:孩子都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这是非常正常的,不过我们的引导和教育就必须要跟上月萤:疏导也就是很正常的劝解,感觉不起什么作用杨永龙:平时我们经常引导孩子该比什么,什么才是最美好的,怎样的比较才会使更多的人喜欢等等,一旦把这些东西给孩子灌输多了,那么孩子的比较也就会更加健康月萤:1这方面我们到是很少对孩子说,那么怎么才能考核这个孩子够不够上学的条件杨永龙:如果孩子学东西比较快,活泼且自信,即便是小几个月也是可以上学的;如果孩子学东西比较慢,内向且胆怯,即便是年龄到了也完全可以推迟一年再上。月萤:我小时候上学的时候,我班里学得不好的学生一般都是比我们年纪大的,或是知道比我们年纪大,即使是学的好我们也感觉怪怪的,我家孩子是活泼有余,但自信不足,怎么才能建立他的自信。但我儿子有点爱表现自己杨永龙: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月萤:我怎么才发挥他的特长让他自信起来杨永龙:我们知道,孩子上学一方面是一个开发智力的过程,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孩子社会化的过程。如果孩子(特别是男孩)上学的年龄大一点,不仅在体力和智力之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学习起来也比较轻松,而且在同学中、在伙伴里,占有交流、交往和玩耍的优势,这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也是比较好的。月萤:我儿子特淘,老师经常和我反映,但他在我面前不那样,因为我对他的管教比较严厉。我现在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给老师送礼老师在找我们的小脚,总之,老师给我们的反馈都是不好的。但以前刚上班的年轻老师我们也没送礼就很少有负面的评价。父母没法正确的判断孩子,老师的判断最主要,但现在从老师方面我们得不到正确的评价杨永龙:呵呵,有这方面的情况,社会风气啊!我这能这样叹息月萤:看来全中国都是这样的了,我们两口子还感叹如果能去北京念书就好了杨永龙: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条件是:使幼儿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而不同层次的幼儿对成功体验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要针对孩子个性特点和优势,多多让孩子动手、做事使其增强信心,力求让孩子在做力所能及的事儿中尝到成功的喜悦。放手参与活动,鼓励幼儿施展才能,在活动中的任何进步都要给予表扬,鼓励幼儿向困难挑战,让孩子从成功的体验中获取自信。比如孩子画画我们应鼓励他说:“你能画好的,再画一遍怎样?”这样一来它就会有信心越画越好等等月萤:我平时对孩子的鼓励比较少,更多的是批评,我对他要求比较严厉,一点没因为是男孩让他有任何的优势,看来我错了,我认为好男孩子不是宠的,是管出来的杨永龙:发现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每一丁点灵气,及时的给予表扬、鼓励和肯定,这样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增长自信。我前面说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月萤:我怕一表扬他或鼓励他,他就骄傲,我也知道这个道理,但落实到实际生活当中尺度有点不好把握杨永龙:要充分信任和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兴趣和专长所在,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氛围,给予热情地鼓励。月萤:孩子有的时候会撒谎,所以我对他的信任不完全杨永龙:比如某件事情做的有点不合你意,你可以这样说,你某另一件事做的很好,爸爸/妈妈非常欣赏,如果/假设怎样怎样做,爸爸/妈妈就更欣赏了月萤:天啊,太难了。一不合我意我火就来了,还能这么夸赞他,现在当父母太难了杨永龙:这就是教育孩子改正不良的技巧,如果你能创造想的发挥,那么孩子就一定会如你所愿的优秀起来的。教育孩子是一个耐心、爱心、意志力坚持的过程,如果失去了这三者,那么你就不会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来。月萤:爱心和意志力有了耐心方面做的有点差,我总认为我儿子没我想象的那么优秀。谢谢您了,打扰了您这么长时间,受益匪浅,以后就得不少麻烦您了。我现在得打点孩子吃饭了,有时间再麻烦您。再见老师。
上一篇:家庭教育中打孩子好吗?
下一篇:小学生军训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