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d.conf是BIND的唯一的主配置文件,当然你也可以自己编写主配置文件,但是需要在BIND主进程named启动的时候用-c选项指定主配置文件的路径。named.conf由一个个子句组成,每个子句都有一个头跟一对大括号组成,大括号里面是该子句中的因子和值(具体见下面的例子)。下面的代码是named.conf的一个最简配置。其中假设named.conf只负责解析授权域名cobb。其中的key是由rndc-confgen生成的。
上面的代码中,controls子句定义了服务器的控制通道的一些信息,控制通道是named为外部提供的管理named服务器的接口。通常情况下named都在本机的953端口上监听控制信息;allow表示允许本机上的rndc控制程序控制named服务器,allow出了指定ip地址外,还可以指定acl中的用户地址;keys表示rndc控制named时需要携带的密钥,这个密钥由rndc-gen生成,并在named.conf中包含。接下来的options选项中包含一些全局状态描述,这些描述信息在所有的zone文件和view中可见(view后面的系列博客会介绍),但如果zone文件或view中重新定义这些描述信息,则options中的信息被覆盖。上面例子中的directory和pid-file的含义见代码注释。
zone文件配置文件cobb.com.zone文件位于/usr/local/named/var中,其内容如下所示:
上面的配置表示:1)该zone有两个域名服务器,一个是ns1.cobb,ip是192.168.10.1,另一个是ns2.cobb.net(它不在本域内);2)该zone有一个邮件服务器,域名是mail.cobb,IP是192.168.10.20;3)该zone有两个对外服务的万维网服务器,其域名是.cobb.,IP是192.168.10.10和192.168.10.11;4)该zone有一个对外服务的ftp服务器,其域名是ftp.cobb,IP是192.168.10.30;5)该zone有一个主机,其域名是ljx.cobb,IP也是192.168.10.30;其中TTL和ORIGIN等标签在BIND中叫做指令。zone文件中的所有指令都以一个$开始,指令主要用来表示zone文件中的一些控制信息。$TTL指令表示一个资源记录在其他DNS服务器中(这个DNS服务器是请求本BIND的服务器,一般情况下是local dns)的缓存时间,在这个缓存时间内,local dns(暂且先这么认为,好举例)不会再请求BIND,而是直接返回域名对应的IP地址。$ORIGIN指令表示该zone文件用来描述的域(domain)名称。
SOA(start of authority)资源记录:它定义了一个域的全局特性,必须是出现在zone文件中的第一个资源记录,而且一个zone文件中必须只有一个SOA资源记录。其中SOA后面的ns1与root分别是域名服务器和管理员邮箱(root@cobb.com),其全写分别是ns1.cobb.com.和root.cobb.com,因为$ORIGIN指明了域名,所以这个地方可以略去。NS(name server)资源记录:它定义了为本域(domain)(这个例子中是cobb.com)服务的域名服务器。需要注意的是外部域名服务器(例子中的ns2)必须为zone cobb.com包含一个zone文件。MX(mail exchanger)资源记录:它定义了本域中的邮件服务器。这个资源记录是可选的,因为一个域中不一定有邮件服务器。
A(Address)资源记录:这是个很关键的记录。它定义了zone文件中提到的主机或服务的IPv4地址(IPv6地址叫AAAA记录),而且这些IPv4地址必须是外部可见的。CNAME记录:是一个已经定义了IPv4地址的主机的别名记录。通常用来为已经存在的主机分配一个或多个服务。示例中的主机既做主机又提供ftp服务。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们也可以不用CNAME,只需要为不同的服务指定相同的IP地址即可。但是实际上两种情况下必须用CNAME记录:1)真是主机或别名主机在不同的域中,我们不知道外部域中的IP地址,所以必须要用CNAME,例如ftp.cobb是ftp.cobb.net的一个别名,但是在域cobb.中无法知道ftp.cobb.net的IP,只能用CNAME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