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491今日阅读:26今日分享:39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花瓣飘香》科  目语文年级三年级教学时间一课时(40分钟)学习者分析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还有待提高,而且在之前的课程中也使用过“重点字词句”朗读法;大部分学生喜欢音乐,每次上音乐课就兴致勃勃的;由于长期以往的培养锻炼,他们有着丰富的情感,有表达内心感受的欲望,对朗读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母亲、对家人的爱,陶冶高尚的情操。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月季图片、实际花香和其它花儿图片,让学生感知月季花及其花瓣的幽幽清香以及美丽,为学生最终对“飘香”象征意义的理解,打下较好的基础。2. 通过多媒体教学中的朗读配乐以及音乐背景渲染来轻松课堂,深化情感,突出重点。3. 通过精致的图片制作使让生从课文朗读和图片中更深刻感悟课文。4. 加强朗读训练,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个性化行为。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并再度后给予鼓励性评价,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在进行感情训练。重点使用“重点字词句朗读法”三、知识与技能1. 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亲情的可贵,陶冶高尚的情操。2. 读懂课文中作者与小女孩的对话,使学生从小养成优良品质。教学资源 桂花清新剂  课件 两份月季花  图片                教学过程
工具/原料

自制的幻灯片图片

方法/步骤
1

教学活动111导入新课1、(1)复次 1、谈话导入、复习检查(3分钟) (1)开火车读生词卡(2)你知道可文件了一件什么事?(3)课文按什么顺序可以分成四段?每段段意分别是什么?(回顾上节课内容,做到温故而知新)师: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花瓣飘香》一课。

2

教学活动2  2、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标题及图片,播放音乐)(1分钟)同学们:听,你们听到了什么?闻,你们闻到了什么?(花香,音乐)恩,对了,让我们闻着花香,听着音乐走进《花瓣飘香》的世界吧!(此处以音乐,图画,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活动3 3. 精读课文,课件出示课文每一段落图片(1)指名有感情地读第一段。你体会到什么?(图文并茂,不言而喻,借景悟情)(1分钟)(2)齐读、范读第二段。找出小女孩摘花的词语,说说你体会到什么?“小心地”“双手捧着”——爱花、爱妈妈……(二分钟)指导朗读:前一句低沉,后一句高兴。小组读,指名读师:多么懂事的孩子呀!(图文并茂,读中悟,读中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分钟)(3)默读第三段,小组讨论找出段中重点词,重点句。指名读并谈体会。接着反复读,有感情地读,齐读,同桌读,分角色读,赛读,开火车读,体会小女孩的懂事。(学生通过自由读书,划词、圈句、交流、感悟、朗读,从不同角度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对小女孩的心灵美有了很深的认识,从而证实了她确实是个懂事的孩子。每交流完一个要点让学生读读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随着交流内容的不断深入,学生对这句话的感悟会逐渐加深,朗读的情感一次比一次投入。在指导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想象,体会小女孩那种矛盾、难过的心理。通过图文并茂,实物与文章结合,实现学生与教师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学科编书者对话的目的,融情于景,融文于心,与文中产生共鸣)(15分钟)

4

教学活动4 4、总结全文师:小女孩摘下带露水的花瓣是为了(让生病的妈妈高兴),小女孩藏起对爸爸的思念,听妈妈的话、细心的照顾妈妈是为了(让远方的爸爸放心),小女孩只摘花瓣不摘花是为了(不影响别人赏花),这一切都说明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我被小女孩的行为(深深打动了),所以(也买了两盆花),一分送给(自己的妈妈),一盆送给(小女孩)。同学们,爱是可以传递的,小女孩把爱传递给了作者,同时也传递给了(我们)。(此处采用师边叙述,边板书的方式回顾,课件展示,更具有深刻性)

5

教学活动55、拓展创新(1)请大家闭上眼睛欣赏这首歌曲,回忆父母每天为我们辛勤操劳的情景。《妈妈的吻》大家想起来了吗?(此处既可以然孩子放松心情,又可以升华课文主体,还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2)如果是你,你会怎样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呢?(此处可以体现教材的人文思想,把孩子从理性引入感性,使感性与理性达到完美统一)(3)老师写了一首来赞美这个懂事的小女孩。你们愿意听听吗?(此处可以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对课文也是一次更深的理解和巩固)(4)观看各种动态花瓣,看,小女孩是不是就像着花瓣一样散发出淡淡地清香,深深的打动了我们每个人呢?大家是不是也被这香气感染了呢?那就快快行动吧,也献给自己父母那温馨的爱吧!(借物喻人,感受美好)

6

教学活动66、音乐结尾播放《奉献》这首歌,师激情结尾。(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升华孩子的情感)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