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理解
专业人士
株连式逼迁。 该种现象主要出现在有亲属是公职人员的被拆迁户当中。被拆迁户的亲属一旦有亲属在政府部门任职的,政府就会以该公职人员的“饭碗”相要挟,不仅要求他们签订一些明显不合理的拆迁协议,而且要求他们动员自己的亲属签订拆迁协议,否则即予以停薪、停职、调离等。此举通常会引起兄弟反目成仇的现象。
高音轰炸逼迁。该举措从实质上来说就是扰民,但却打着宣传拆迁政策的幌子。但是在整个过程中,政府经常是不分场合、不分时间、不管音量大小而严重扰乱人们日常生活,给被拆迁人制造精神上的痛苦,从而达到逼迁的目的。
断水断电断气逼迁。断水、断电、断气、断热等,这些举措是法律明文规定的违法措施,但却常见于拆迁过程中。被拆迁户面对这样的情况,因为势小,也是对此无可奈何。
……以上是最常见的逼迁行为,那面对此,被拆迁户应该如何应对呢?信访适度,切勿依赖中国百姓遇到问题大多热衷于上访和告御状,被拆迁人也不例外。尤其面对逼迁的非人性手段,很多被拆迁户都会选择上访。这样会用吗?当然,不能说一点用处都没有,但绝对达不到最后的目的。且所花费的时间成本、物资成本和精力成本早已超过了维权本身。
信访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也是被拆迁户维权的一个途径,但一定要适度,把控好信访的合法空间。目前我国不再接受越级上访,且信访受理后会提交给原职权部门处理。这样的制度设定,使得被拆迁户上访实现权益变得更加困难。因此,相比较与信访,走法律途径会更有保障且直接效果明显。
走关系、靠媒体也要适度在被拆迁户意识里,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这同样也适用在拆迁中。也就是遇到逼迁,当事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找人脉关系,对自己的补偿进行操作。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拿到了合理的补偿,也要付出财力与人力,还要亏欠人情债。但是拆迁补偿款只有这么多,找关系的人也多,谁能找得过谁呢?所以到最后的结果并不理想;再者,就是实在没关系的人就期望通过媒体曝光自己的情况,来给政府施加压力从而增加补偿。但是这样,往往前几天拆迁的情况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待新闻热度消散以后,拆迁方依旧施压逼迁,被逼迁户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当然,走关系、靠媒体会得来一定补偿收益,但只能是缓兵之计,切勿寄期以此为长久手段,要不然到了最后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暴力抗拆最不可取会常看到被拆迁户宁死不从、以暴抗暴的拆迁新闻,然后到最后的结局都是被拆迁户一方非死即伤,补偿费也没见着就提高了多少。所以,暴力抗拆是拆迁维权最为忌讳的,也是最不理智的行为。
言而总之,面对逼迁,你需要做的就是依靠法律,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维权。这才是正确且有效措施。在无权无势的你面前,法律才是你唯一可以抗衡政府强权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