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含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安全教育,主要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安全观念,了解安全基本常识,熟悉报警、求助电话的使用方法,具备对危险的初步判断
方法/步骤
1
1 、课余时间玩耍要注意安全 课余时间主要是休息好,并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下课时,千万不要在走郎里推推攘攘,在校园里追追赶赶。以免互相碰撞,造成伤害。
2
2 、同学间不要做危险游戏 做游戏可以起到增长知识、锻炼身体的作用。但一些游戏非常危险,轻则伤人,重则危及生命的游戏不能做,不用玻璃制品玩具、暴力性玩具(弹弓、弓箭、发射子弹的玩具枪)、含有化学性质的玩具。
3
3 、体育活动中的自我防护 经常要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体质,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
4
4、寝室里不能点蚊香与蜡烛 寝室是休息的场所。有的同学学习非常用功,往往在熄灯后打手电看一会书,有的甚至在用蜡烛照明,其实这是不可取的行为。因为,这影响了他人的休 息,也不能确保自己得到充分的休息,并且这存在着安全隐患。另外,在夏天,有的同学喜欢用蚊香驱赶蚊子,这同样会引发火灾。因为,当你熟睡后,身体转身有 时会使被子或衣服从床上掉落到蚊香上,从而发生火灾。
5
5 、还要做到八个“不要” 1 )不要把开水往窗外倒。 2 )不要站在窗台上擦玻璃。 3 )不要在打球时戴眼镜。 4 )不要在吃饭时打冲锋。 5 )不要在下课时追赶推攘。 6 )不要爬围墙进出校园。 7 )不要跑步上下楼梯。 8 )不要聚众打架。
上一篇:节假日旅游如何预防踩踏事故